•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86|回复: 0

白洋淀红色之旅-白洋淀畔忆孙犁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09

主题

2

回帖

167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7
发表于 2017-9-18 1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梧州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当年,孙犁先生在小说《荷花淀》中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把白洋淀人民的善良、朴实、纯真呈现给了中国和世界。

  孙犁是河北省安平县人,1933年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1946年至1947年间和1972年,孙犁曾多次回到白洋淀体验生活,创作了《白洋淀纪事》、《白洋淀之曲》、《采蒲台的苇》等一系列取材于白洋淀的经典作品,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其作品也深深影响了刘绍棠、铁凝、从维熙等后来人。

  谈及孙犁先生为人,特地赶来赴会的著名作家从维熙老人感慨良深,“孙犁先生一生布衣布履散淡为人,如此的人生,也决定了他的文采莲荷幽香,其小说以及散文命名也都雅如菊荷,比如《采蒲台》、《秀露集》等。

  “如果说我的文学生命孕育于童年的乡土,那孙犁晶莹剔透的作品,是诱发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催生剂。”从维熙坦言,“要学孙犁这只文学天鸟的人文精神。”

  孙犁之女孙晓玲回忆说,印象最深刻地是父亲绝对不让孩子们看坏书。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会适时地拿泰戈尔、托尔斯泰等外国作家的名著给她看,并尤其喜欢让她读些鲁迅先生的小说。1933年父亲住院时,还对年轻人说,“趁着年轻多看点书比什么都好,看就看点好东西,色情武打的千万别看,看坏书还不如不看。”

  孙犁之子孙晓达称,河北及白洋淀人民组织此次纪念活动,是对孙犁的人品、文品的继承和发展。

  河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相金科表示,孙犁先生是所有文学工作者的楷模和丰碑。文学工作者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能够表达出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更加充满信心地建设我们的美好生活。

  孙犁从事文学创作75载,2002年7月11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2003年7月11日,在孙犁逝世一周年之际,河北省安新县在白洋淀畔建成孙犁纪念馆。自该馆落成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文学青年。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