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27|回复: 0

​水乡递览|| 一路观光画里行(一)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30

主题

0

回帖

148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484
发表于 2017-9-29 22: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
水乡递览:

一路观光画里行(一)

文 张贺明


大清河南原属任丘市管辖的大苟各庄、鄚州、七间房三乡镇划归雄安新区建置雄县托管后,感情上觉得与它们距离更近了。于是一个晴和的夏日,我骑一辆自行车,在妻的陪伴下,时隔二十年,又去了一次白洋淀边,领略那里特有的水乡风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不虚此行。


高速引线穿古洼
清晨,我们上路了。过大清河南阳桥,继而穿“大广”高速雄县境内的白洋淀引线桥洞,向正南方向的清河口而去。

这里田亩丰饶,平畴广阔,林木挺拔,庄稼碧绿,一派蓬勃喜人的美景。然而,这里曾是旧县志记述的“柴禾洼”,方圆几十里,洼水连天,芦柴遍地,乃鱼虾之王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治海河之前,这里几乎十年九涝,整个柴禾洼水乡泽国,沥涝成灾,一无泻处。鼠兔们逃到高大荒冢间躲避,蛇们把高丘的粗大柳树爬满,生存之道真奇观也。后来逐渐干涸,为良田万顷奉献于民,体现了大自然的慷慨。

过石道横子里许,有一条笔直的水泥公路直通清河口村。公路两侧生长着高大的白杨树,蓊蓊郁郁,枝杈横斜,遮天蔽日,搭起一道天然凉棚。两旁沟里,有着很多淀畔人家昔日司空见惯如今却十分罕见的雄县旧年三宝之一的中医药材——益母草。停车驻足,仔细观瞧:这一沟的草本,一人多高,亭亭玉立的方茎,生长着大小不一的枝杈,掌状而多裂的叶片相对而生,上面开满白色或淡红色的唇形小花,引来成群的蝴蝶远近飞来,翩翩起舞……


今昔清河口
清河口,旧年叫清河门,是清代大清河改道时形成的聚落。几百年间,人口繁衍,渐成如此规模。在现代历史上,这个方圆并不起眼的村庄曾一度闻名。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该村是沧州地区的先进典型,当年的省地报刊经常登载该村的消息。

该村显著的地貌特征是,村落、耕地四周圈有一座高高的土围子。这种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十分罕有,这是怎么回事呢?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年伏夏雨量过大,该村地处柴禾洼中心,上级出于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考虑,动员搬迁。而村干部理解大家故土难离的心情,就联系油田用大抓车筑起一道围堰,保障了安全度汛。

进到村里,街道纵横,廖然可数。新居旧舍,交错而立,反映了历史的久远和世代的变迁。主要街道上有关“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标语格外醒目,催人奋进。

清河口村南有一座很气派的影壁墙,早些年画一“八仙过海”的画幅,画面上蹈海人物各展所能,栩栩如生。而今过此,画幅已被毛泽东诗词所代替。影壁南横一条清亮的小河,水底藻类青青,鱼虾游过,极富生命的灵动。此水叫小清河,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龙湾村有的社员白天参加集体劳动,夜间来此捞鱼卖钱,贴补家用。当年生活贫困,苦无它法。


白洋淀畔千里堤
小清河上有一座石桥,过桥向南,一道古老的长堤横亘在眼前。这就是西至白洋淀东达赵王河的千里堤。上大堤一看,一条年久失修的柏油马路由此一路向西,堤坡上是青一色的一搂多粗的大杨树,在南风吹拂下叶子沙沙作响,像演奏着一曲奇妙的音乐。堤脚下是良田与果园,玉米方吐穗,大豆已齐腰,罩阴不见垄,秋讯书待传;桃子绽红唇,李子垂紫玉,枝头洇似染,满园正飘香。这段千百年来横亘此地的蜿蜒堤防,如一条巨蟒默然而卧,守护着一方的安宁。

不长的堤上公路瞬间走完,连接点是任丘市靠北三乡镇划拨新区后开辟的一条雄县至大苟各庄镇的柏油马路,并且开通县城至大苟各庄、鄚州、七间房三乡镇的201公交客线,以方便城乡居民的办事、上班和旅游。

作者介绍
张贺明:1954年生,雄县龙湾村人,中学高级教师,作家,诗人,在报刊发表多篇散文、诗作。著有:《神奇的百草洼》、《雄县民间文学》、诗集《一鸣集》(一)(二)(三)、村史《千年古龙湾》等。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