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洋淀水系脉络的变迁 学习水系脉络变迁需要把握住两点,即明确源头、分清主脉。明确源头是为了区别每一条河流,例如唐河在历史上河道数次迁徙,名称也几经更改,但我们掌握了它的发源地以后,就可以知道它还是它。分清主脉就是用人为归纳的方法,有利于我们认识水系,研究水系的变迁过程。水系就如同一颗生长旺盛的大树,枝杆之间会经常出现主次的变化。比如濡水原来以方顺河为主脉,同时也存在九龙河、鸦儿河等一些支脉。但方顺河后来汇入了一亩泉河,成为了府河的支脉。濡水的主脉也就因此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清代的《安州志》和《保定府志》里将濡水记述为鸦儿河。 在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以前,白洋淀所在地区基本都处在黄河水系之中。上游所有支流均直接汇入黄河,所以黄河就是树的主干。从主干上衍生出的第一级枝条可以被叫做主枝,在《山海经.北山经》里共记录了后来与白洋淀相关的9条河流,也就是9条主枝。它们分别是沱水(滹沱河)、鲜于水(清水河)、滋水(磁河)、滱水(唐河)、般水(望都河)、历虢水(方顺河)、燕水(易水河)、伦水(拒马河)、绳水(琉璃河)等。 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以后,黄河南迁至沧州入海,白洋淀水系以易水主脉。这里所说的易水水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因为历史上的涞水(拒马河)、徐水(漕河)、沈水(一亩泉河)、曲逆水(方顺河)等都曾作为易水的支流。因此,历史上我们这一地区曾被称之为易地,先民也被称为有易氏,有易氏后来确立了自己的政权“中山国”。春秋战国是易水文明的顶峰时期,当时易水流域出现了武阳城(今易县)、武遂城(在徐水)、易城(在雄县)、鄚阳城(在鄚州)、葛城(在安州)、蟾州城(在高阳)等许多有规模的城邑。并且,汉高祖曾认为位于方顺河上游的曲逆城,其规模比当时的洛阳城还要宏大。 北宋时期,滹沱河成为了白洋淀水系的主导。据《宋史.河渠志》记载,王安石曾言滹沱河在北宋以前就曾先后注入边吴、洪城二淀。北宋咸平年间,雄州知州何承矩为抵御辽国入侵,将西溏(在保定西北部)、南溏(今白洋淀)、东溏(东淀)连为一体,“兴堰六百里”,筑堤蓄水。不仅将滹沱河水重新引入边吴淀,同时又开“易河蒲口”,将易水引入滹沱河。此后,滹沱河上游的九大支流被后人并称为九河。按《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这九条支流分别为:磁河、沙河、唐河、鸦儿河(濡水的一支)、石桥河、一亩泉河、漕河、徐河、易水河。今天,高阳县城北的蒲口乡就是当时九河汇聚的地方。《资治通鉴》中记载:“涿州归义县瓦子济桥,在涿州南,易州东,当九河之末,旧置瓦桥关,后周置雄州” ,这就是白洋淀被称为“九河下梢”的根源所在。 因为滹沱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入淀河口及边吴淀逐步被淤高。从南宋开始,滹沱河就逐步向东、向南迁徙,到清朝时期最终脱离了白洋淀水系。滹沱河原有的主要支流,如沙河、磁河等最终留在了白洋淀,今天人们称之为潴龙河,又名杨村河或高阳河。因为潴龙河水量洪大,明清以来白洋淀的历年水患基本都是这条河流造成的。所以,这一时期的潴龙河应被视为白洋淀水系的主脉,新的水系结构在清代开始被命名为“大清河”。大清河是康熙皇帝命名的,与当时的国号相一致,其中是否具有深刻含义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的大清河仍然是白洋淀水系的主脉,地理学家把它们分成南北两支。北支为白沟河水系,主要包括南、北拒马河、小清河、琉璃河、中易水、北易水等支流;南支为赵王河水系,主要包括瀑河、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等支流。赵王河是一条古河名,古赵王河发源于滹沱河以北的饶阳地区,经肃宁、河间入任丘境。《畿辅通志》记载:同治十二年直隶清河道叶伯英为使西淀(白洋淀)畅然东注,自烧车淀起开挖新河,过赵北口十二连桥,至大港淀,顺千里堤并入古赵王河,仍命名为赵王河。新中国成立以后,赵王河都是白洋淀唯一的泄水通道。六十年代又在赵北口南辟赵王新河、枣林庄分洪道,分赵王河为上、中、下三段。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