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州
雄安新区的成立,也大大增加了白洋淀的治污力度。治理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度,矫往过正必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上面来了文件白洋淀要环保治污,下边就拆厕所,堵下水道我看这不是好办法。给水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几千年前的人类就知道疏比堵好,难道现在人们的智慧倒退了不成。
桶里给每户都发放了桶,摆摆样子有什么用,桶盛不下的水不还得向淀里泼。十万几十万的一个厕所修好让人们用不用,别在只是应付上面检查的门面。干什么事都应该因地而异,因情而议。是不是把每户的排污口都连接在一起归流一个地方然后再统一处理净化不是挺好。做任何事情不能够一刀切。
“一刀切”现象,看似“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实则是不愿作为、不会作为、不敢作为的懒政。
“一刀切”现象在一些领域和部门中普遍存在,有的表现为上级单位忽视地区、下级部门的差异性,要求用“齐步走”方式落实工作部署,表面看“有魄力”“力度大”,然而政策落实的真实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有的表现为下级单位忽视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不假思索地将上级精神生搬硬套,最后成了形式主义,看似“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实则是不愿作为、不会作为、不敢作为的懒政。更值得警醒的是,“一刀切”的思维和做法容易向下叠加传导,层层提速、层层加码,越到基层越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问题和失误也可能会被放大。
说到底,“一刀切”的本质是不能实事求是,在政策执行中过于粗放,试图用固化的标准取代本应因时因事因地而异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老子的名言,谈到“治大国如烹小鲜”,彰显的就是以精准化、精细化思维来进行治理的重要性。摈弃“一刀切”,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要想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始终把握好政策执行的度,以效果为导向衡量政策水平。
摈弃“一刀切”,需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有个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然更没有拍板决策权。现实中的“一刀切”,往往和缺乏调研、脱离实际的“拍脑袋”决策密切相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就能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就能将上级精神和现实情况有效衔接起来,从而避免执行过程只为“绩”不为“效”,只求做了、不求做好。
摈弃“一刀切”,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创文明城市,也要给合法合规的商贩留空间……正视群众利益,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才能避免出现只顾数据好看、只管政绩漂亮,却忽视老百姓真实需求的现象。
还有力度再大,光停留在表面也没什么用,前两天不就有人还反映大渠沟排污口的污水不还是哗哗的流,这个口可怎么堵,可不再能向原先搞计划生育那样,又拆房又抓丈母娘的。
多想办法,多搞调查,一切为着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事情总会有解决的最佳办法,那才是政府之幸,百姓之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