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579|回复: 0

传承历史文化 共创雄安未来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40

主题

0

回帖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9
发表于 2017-7-4 15: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西宜春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特别强调结合区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在雄安新区设立一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雄县政协文史工作者王旭龙和中国白洋淀诗书画院理事、雄州诗社社长郭亚军。

记者:作为雄县文史工作者,请介绍一下雄县的历史情况?

王旭龙:数千年来,在雄县这片土地上曾几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现在先说一下雄县历史上三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个是“易”。今天说到这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河北易县。不要说大众,就是许多专家学者,包括一些历史学家,都把今天的易县和历史上的易地弄混了。其实,“易”是雄县最早的名字。从夏朝的“有易氏”、周朝北燕的“易邑”,到汉朝(一说秦朝)设立的“易县”、魏晋更名的“易城县”,都在今天的雄县一带。历史上与“易”有关的一些故事,像商朝先祖王亥服牛于有易氏、荆轲刺秦易水送别、公孙瓒筑守易京城等等,都发生在这里,而不是今天的易县。直到北齐天宝七年(556)废易县之后,这里才不再用“易县”一名。至于今天的易县,最早是在隋开皇元年(581)置易州,16年后(597)才设置易县。所以说,历史上隋朝以前的“易县”,与现在的易县无关,指的是今天的雄县一带。

另一个是“瓦桥关”。随着军事形势的变化,唐朝末年在今天的雄县城关大清河南岸设置了瓦桥关。唐末五代至北宋,尤其是在中原农耕文明失去燕云十六州这道屏障之后,这里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拉锯战的前线。为了保住瓦桥关、益津关(在今霸州市郊)、淤口关(在今霸州市信安镇)这道“三关”防线,使中原免遭北方游牧民族荼毒,从后周世宗到北宋太祖、太宗兄弟,包括历任地方军政长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打造地上(瓦桥关北“榆塞”)、水上(数百里塘泊)、地下(百余里军事地道)三道“长城”,在无险可据的平原地区成功御敌辽人铁骑,书写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瓦桥关”这个名字被编入“杨六郞守三关”等题材的小说、戏曲故事中,广为人知。

还有一个就是“雄”。五代时期最具雄才大略的一位君主——后周世宗柴荣立志恢复燕云十六州,于显德六年(959)亲征伐辽,势如破竹,42天收复三关三州。因突染重病班师前,柴荣下令于瓦桥关置“雄州”、于益津关置“霸州”,隐然有雄霸天下之意。此后断续很长时间里,雄州管辖范围包括今天雄安新区的大部分区域。也就是说,出现在邮票图案和春晚背景上的雄安地标——雄县城北牌楼上的“雄州”两个字,已经有1059年的历史。明洪武七年(1374)降雄州为雄县,之后“雄县”一名沿用直至今天。

记者:请介绍一下雄县历史文化体现出的精神内涵?

郭亚军:雄县在战国时期是燕南赵北分界之地,在宋辽时期是两国对峙前沿之地,在抗战时期是冀中根据地斗争最艰苦、最惨烈的地方之一。数千年间,雄县人形成顽强不屈、勇于任事的鲜明性格特点,旧时地方志评价雄县人“有荆轲遗风”。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慷慨悲歌的雄安精神》,做了一个概括:“在历史上,雄安人爱国爱家、顾全大局、重诺轻死、豪侠仗义、敢于担当、善解难题、勇于创新、能成大事。这就是慷慨悲歌的雄安精神。”文章里也举了一些人物事迹的例子。我写的另一篇《乡愁·雄县》,都刊发在微信公众号“金板凳”上。

另外,说到新区设立后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的感觉是机遇大于挑战,在当前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大好形势下,大家共同为雄安新区文化传承与建设做出贡献。

记者:请谈一下对新区未来文化发展的期盼?

郭亚军:我们相信雄安新区未来的文化环境一定是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对新区文化发展的期盼主要有三点:

一是本地文化遗产能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包括老屋、老树、老物件等乡愁的有形载体,希望能通过就地保护或建博物馆保藏等方式,得到合理的保护留存。还有雄县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些有深远影响、有文化内涵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像大小雄山、瓦桥关、铃铛阁等,希望有机会复建,让它们进入公众的文化休闲生活。还有雄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国家级的雄县古乐、鹰爪翻子拳,还有许多的省、市级非遗项目,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是新区的文化建设不仅要传承既往,更要有发展与创新。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说:“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对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来说,传统文化跟现代科技相结合,本地文化跟外来文化相融合,有可能让雄安新区未来的文化展现出富有魅力、引领时代的独特风貌。

三是新区文化建设成果让全民共享,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当年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很大作用。希望新区在休闲公园等公众场所添加更多文化元素,让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全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提升文化生活质量。



(稿件来源:《河北经济日报》2018年3月12日第006版)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