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忆往事(三)
文/厚慈晚忠
因为父亲在同口镇政府工作,母亲带领我们也在同口镇生活了几年,我的小学一年级是在同口镇小学开始的。
同口镇小学是利用国民党的高官陈调元遗留的私人住宅改建的,平房构造,高门大屋,很有气派。古人的智慧令人羡慕,在建筑工程上更是令人佩服,我上学的教室是瓦房,站在街上看,台基很高,大概在一米半左右,台基的墙体上有很规范的洞口,这个洞口的作用,就是调节室内的干湿和温度。古人在没有空调的时候,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经济实用环保,体现了聪明和智慧。
我们的教室在南面临街的一排,右边是一个大门洞,有门但常年不开,大门洞里存放了很多晒干的苲莱,这种苲菜在那个在粮食缺失的年代里,可以加工成食品,大多数都是掺上玉米面做成饼子,最独特的加工方法是把苲菜做成点心。
你可能不会相信,当时买这种苲菜做的点心还需要找人批条,因为这是在国家困难的年代,我曾经有幸吃过这种点心,现在回味起来还觉得是人间美味啊。
那时我们全家是吃商品粮的,食品是有计划、有指标供应的,想吃饱,只好找一些代用食品,统称代食品。玉米芯也能加工成食品,我也曾经吃过用玉米芯做成的饼来充饥。
那是一个粮食匮乏、国家经济困难的年代,人们在饥饿中拼搏,只要能吃的东西就要想办法吃,老天也会帮助人们度过难关。
地梨儿,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陌生,却是我记忆中难忘的食品。
地梨儿是什么呢?这是在湿地上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像兰花的叶子,根部结果,就是地梨儿,形状和马蹄相似,个儿小,淀粉含量很高。 在饥饿的年代,地梨儿也成了人们充饥的食品。
那一年,大概是受气候影响,同口村淀边的湿地上长了很多的地梨儿。村里人发现后,都去刨地梨儿充饥。我的母亲也加入了刨地梨儿的大军,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去刨,只为了多刨一点,让孩子们充饥,这样才能养活我们兄妹五个。
我的小学一年级没读完,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举家又回到了圈头村。童年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岁月里长大的,但也是在快乐中成长,因为有父母付出的辛劳和深厚的爱!
感谢网友“厚慈晚忠”供稿
【雄安新生活原创,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