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03|回复: 0

别样乡愁—环淀纪行(三)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89

主题

0

回帖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67
发表于 2017-12-24 19: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



      我们沿十里铺主街一路南行,寻访盛名于世的赵北口十二座连桥。赵北口,古隘口。始建于战国时期,有“燕南津头,赵北隘口”之称。扼东西两淀咽喉,十二连桥飞亘南北。清时此地建有行宫,康乾曾多次于此水围。康熙曾题诗:“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乾隆曾题诗:“红桥长短接溪川,溪上人家不治田。半笠沧浪三月雨,一堤杨柳两湖烟。…”。又因属交通要冲之故,多有名人雅士题记。


      清文学大家袁枚曾题诗“过赵北口”--“连天春水晚烟浮,一曲红栏映碧流。绝似江南好风景,跨驴人去又回头。”其中红栏就指的十二连桥。还有清人边连宝诗赞赵北口“西山隐隐水迢迢,蛇势长堤柳万条。更向戍楼高处望,鼍梁雁齿十三桥。”这些都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古赵北口及十二连桥的景色。对于水乡赵北口自是不需多敷其美,对于赵北口人老幼皆详,多为传颂的十二连桥,我曾有幸在老旧照片中一睹芳容,十二座桥或长或短或拱或平,形制各异,美态俱陈。


      近代以前因处于交通要喉,占尽地理之胜。然而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它的交通要冲作用逐渐失去, 至今十存其三,往日的倩影终成为人们美好的记忆,向世人诠释着沧桑变迁。除了十二座连桥在我们计划的行程中还有一处所在,一座曾闻名五里八乡的古戏台。街上一位祥和的老者为我们指出了它的位置所在,并告诉我们,它早已不存在了。但我们还是掉转车头寻觅了一番,果然已面目全非。带着一丝惋惜,我们怅然而去。



      车穿街东行,出了村首先看到的是个船码头,码头的东北侧有一段由水泥筑成坚固而长的矮坝,它将远处的大堤与村子连接在一起。乍一看,让人产生很大疑惑,如果将大堤比作水桶沿儿,而它则是沿儿的“缺口”,也就是说它大可以限制堤外大淀的水位。
640.jpg

      在坝子的东端立有一块高大的简介牌,引我们聚首围观。原来它叫“赵北口溢流堰”,属于枣林庄枢纽工程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另三个分别是:二十五孔泄洪闸、四孔节制闸、一百吨级船闸。看来这里离我们的寻梦之地著名的枣林庄大闸不远了,它的面纱已经掀开一角,真让人激动啊!
640 (2).jpg

      喝口水吸支烟小憩片刻,不敢耽搁继续前行。终于前方道路的拐弯处出现了一座闸涵,硕大钢制单孔闸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可以看明白这个尾巴是船道,这就是一百吨船闸了,一位老人的介绍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可惜的是百余米的船道已被水泥牢牢地封死,看来早已被废弃了。老人指点我们,大闸还在前面要继续走,我们抓紧时间立即出发,不远处又见一闸涵,桥上标注四孔闸,想来这是四孔节制闸了。
640 (1).jpg

很惭愧,平生第一次看到这样规模的钢制大闸排在一起,高大威武的样子,真让人兴奋不已。大家闸上、闸下POS一番,不亦乐乎。


时近中午,阳光强起来了,我们的肚肠有些蠢蠢欲动,加速行进的欲望写在每个人脸上,可这种欲望马上被一种震撼替代了。

640 (3).jpg


车的前方出现一座长长的“大桥”,它的长度让我联想起了号称华北第一桥的白洋淀大桥,用长虹卧波来形容一点不夸张。我们不约而同急急下车,终于来到了倾慕已久的枣林庄大闸。
640 (4).jpg

呈现在眼前的是想象中不曾有的雄壮之姿,它是闸桥并行,大桥在西侧,二十五孔巨型的钢闸象坚壮的大力士排在东侧,桥西是百顷碧波,闸东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草甸,东西景色迥异。
640 (5).jpg

      在闸北端路西建有枣林庄大闸管理处和大闸派出所,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应属白洋淀的重点部位,在实行重点管理了。我们掏出手机闸上闸下一通狂拍,一定要将它的雄姿定格在永久。长久的倾慕被震撼代替,实遂心中大愿,真不虚此行,呵呵!(未完待续)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