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区规划从谋划准备到发布实施的到来,坊间流传的说法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信息,比如说白洋淀生态治理,这是一个跟新区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大事,被单独列出来做的规划,由此可见白洋淀治理是个很大的工程。
说到白洋淀综合治理,就必然涉及到淀区原住居民的搬迁,这也是很多淀区人最关心的事情,下面,咱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淀区居民去与留问题。
首先,白洋淀补水是必然,现在已经开始实施,将来也会形成长效的补水机制,水位有了,蓄水量保证了,淀里有些地方就会在水面以下,这些村子留下来的可能就不大了,理论上讲,目前的水区村能留下20%就不错了,其余的大部分人已经没有在淀区生活的必要,因为原来的渔民生活早已发生改变,淀内留下太多人口除了加大生态修复的压力之外,再无其他益处。
上面说的是纯水区村,咱们再接着讨论淀边村,也就是环淀大堤边上的村,也叫半水村。这些村子大部分留下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必须得留下一些。形成间隔性的点,不会村村相边成片。其中原因,除了保留淀周边的原生态以外,还有就是堤防问题,不能说偌大一个白洋淀连个看护堤防和淀区的都没有,那样不符合自然规律。 其次,说了走的,再说说留的。将来淀区留下的村首先地理位置一定非常重要,其次是有原生态的保留价值。比如淀里的采蒲台,淀边的端村,同口等村,由于位置特殊,又有历史积淀,就有保留的希望,而像淀南的韩堡村,就没有太多保留的价值。
小编大胆猜测,估计淀里有可能保留下来的村也就五、六个,淀边村也一样,能稍微多几个,也有限。因为周边的特色小镇估计也会容纳一些,这样可以缓解白洋淀生态修复的压力。
再次,对于能够留下来的淀中村和淀边村来说,今后一定会风光无限。大家也知道了,白洋淀周边不适宜做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是,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生在白洋淀,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资本!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留下来的原住居民,即便不能融入现代都市,也会享受着新区市民的福利待遇,过着世外桃源的悠闲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没有国际人大都市繁华,但是绝对是养生福地!不可多得!能留下来择水而居的原住民才是真正的好福气!
最后,一句话总结,没有白洋淀就没有雄安新区,留在白洋淀不是任何人都有的机会! 【雄安新生活原创,作者:王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