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数九寒冬,雄安征迁工作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此轮征迁主要与新安北堤建设有关,涉及到的村也多为堤上的半水区村。
说到此,就不得不提白洋淀水区村安置补偿的问题。因为今年只是个开头,明年或将在几个纯水区村实施真正的整体征迁。
(征迁中的堤上村 摄影:城南花开)
昨天,我们推送了《征迁中的安新镇----宋庄》。宋庄是典型的半水区村,整个村庄依堤傍水面建,堤下就是白洋淀河道,风景秀丽,毓秀钟灵,其实在白洋淀,这样的村还有很多。
有网友在后台留言就说了:“我们村一人就3分地,征走后就给4.5万?媳妇和孩子还没地呢,平均一拉也就1分地,相当于每人才给1.5万.....”
的确,相对于旱区,白洋淀的水区村的地实在是太少了,还有一些四面环水的纯水村,村里没有耕地!如何补偿?
另外,水区村里也普遍狭小,小房子、小院子、小胡同,村民房屋老旧,村集体资产也少的可怜。如果补偿政策和旱区村完全一样,那水区百姓可能找不到获得感。
我们看到,雄安的征迁补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平衡。
条件再好的不会一夜暴富,条件再差的也不会过于吃亏。这就是平衡。基于此,雄安新生活小编认为,白洋淀水区村的征迁补偿也会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平衡点。平衡的砝码就是白洋淀的水面和苇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旱区的耕地一样,白洋淀的水面和苇田就是水区百姓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这是毋庸置疑的。
几百年来,勤劳朴实的白洋淀人在水里“打河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如今白洋淀人依然传承着捕鱼、打苇、养殖、编织,围绕着这片水域生存、发展、致富,水区人早已把大淀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理应把水区村的苇田和水面视为集体财产,征迁也应将此财产按亩补偿给村内群众。
那么,白洋淀水区村的苇田和水面补偿标准如何?雄安新生活小编个人认为,至少要和其他村保持一个相对平衡,从两个方面来加码:
一是苇田补偿,苇田没有太大争议,因为早已包产到户,补偿应和耕地一个标准,即每亩补偿15万元(12+3)。另外,还有一些荒芜的未利用地,也应该纳入苇田的补偿范围。
二是水面河道补偿,这个不太好说,因为水面到底属于国有土地还是未利用地,还不能一概而定,可能会考虑民生、历史等因素,进行分类施策。满足一定条件的视为村集体财产进行补偿,补偿标准也不会太低,估计每亩13.5万元。
(征迁中的堤上村 摄影:城南花开)
以上仅为小编个人推测,最终水区村是否补偿、标准如何还要以官方正式文件为准,2021年或将出台,值得期待!
最后,雄安新生活小编也期盼水区群众在征迁过程中,既能服从大局,又能自愿搬迁,既能找到平衡感,也能收获获得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