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7|回复: 0

35年前的白洋淀,没有景点,度假就是跟渔民一起过日子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天数:29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326
  • 最近打卡:2025-01-10 17:14:18

343

主题

52

回帖

570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709
发表于 2017-2-6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北保定
      儿子利用暑假参加了一次科普游子组织的白洋淀湿地生态科普考察,回来后与我述说着这一次他看到了多少种鸟,还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了有趣的鱼类和湿地生态的调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禁不住让我也想起来了当年在白洋淀度过的那一个大学最后一个暑假,一晃竟然已35年过去,看儿子拍回的照片,那一片芦苇荡景色依旧,但当地人的生活和我们的旅行方式已大不相同了。

640.webp (1).jpg

      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幸运儿,1981年的暑假,我即将大学毕业,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于是,三个当年一起备战高考的好友似乎同时有了相聚的冲动,我们决定三人一起过暑假,就像几年前相互鼓励、陪伴着备战高考一样,这次是一边度假一边共同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我们三人一个考入北外,两个上了二外,其中一位同学的老姨家在河北白洋淀,我们因抗日战争时期那支神出鬼没的雁翎队而知道这个地方,我们一拍即合,就去这里了。

640.webp (10).jpg

      有目的的旅行一出发就注定是紧张的,在火车上,我不记得有没有欣赏河北的景色,只记得三个人你一嘴我一嘴地争论着我们将要遇到的机遇与问题。直到下了火车上了当地的公交车后,才意识到度假地白洋淀已离我们不远了。“望洋兴致”大增,伸头张望所有有水的地方。在路上的人期待到达目的地,更何况这个目的地是我们三个人都不曾见过的最大一片水域,在我们眼中这个淀比海大,比海淀大,因为它叫洋淀。

640.webp (2).jpg

      汽车就停在岸边,下了车等于上了码头,现在白洋淀都是电动船和汽艇,1981年的白洋淀上都是木船,只有小渔船和大渔船之分,同学老家派人来接,他家的小渔船停在另一条渔船旁边,同学的表兄招呼他上船,他抛下我们,冲到船边,一只脚踏上自家的船,另一只脚却留在了别家的船上,两条船经他一蹬,开始分离,这就是传说中的“脚踏两只船”吧。他倒很淡定。仍然不舍得抽回一条腿,他越使劲,两条船就分开得越厉害,他在船上劈腿,直至落入水中,水并不深,他仍有半个身体在外面,我们伸手拉他,可他只是在水中抖动,拒绝上船。我们急了,以为他身体出了状况,大声喊:“等什么呢,快上来呀!”他反而笑着回答:“找鞋呢!”原来凉鞋陷在泥里,拔不出来了。湿淋淋的他终于被拉了上来,就像刚捕到的一条美男人鱼,因为是夏天,落水等于游泳,只是这般模样不好见家乡父老。我们因他的落水,长了见识,,不敢再脚踩两只船,一个个索性跳上船,把笑声留在了码头。

640.webp (3).jpg

      白洋淀也是芦苇荡,又分大淀和小淀,我们的小渔船是双橹,大船是单橹,上北外的同学是运动健将,能跑会跳,船不到几里地,他请求摇橹,这种双橹,人要站在船尾,站着摇,两只橹吃水越深,船家的身体就压的越低,实际上是一种失重状态,如果橹没吃住水,人就会一头扎在船舱里,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会我们所说的“狗啃泥”。同学要学,船家说了一番要领后,就把双橹交给了他,他一学就会,一会就不知深浅了,只见他把身体徐徐压了下来,然后就栽倒在船舱里,因为一只橹根本没有吃住水,落汤鸡的同学看到摇船同学“狗啃泥”开怀地大笑,我因为紧张而内急,要求靠岸停船,一头扎进芦苇丛中,用身上的手帕做了手纸。三个人都出了丑,也扯平了,互不相欠地上了岸。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同学的老家原来是个湖中岛,隐藏在芦苇深处,当年日本鬼子也不容易找到。岛上有个村子,房子都是平顶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是在水上,就是在房顶上。我们也被直接迎到了屋顶上,见了同学的老姨一家人。老姨刚准备好一间新房,给孩子结婚用,先让我们城里大学生用,添添贵气。房子建在一个土坡之上,共三间,我们睡在炕上,随身带来的打字机和字典放在窗台上,临时书房就建在炕头,我们原本是打算利用假期三个学法语的人共同完成一本法语实用手册的。但是从第二天起,除了打字机成为小孩们的玩具外,我们三个人谁都没有碰过字典和纸张,编书与梦想早被我们抛在脑后,上船下湖,挟楠子,捕鱼虾,采江菱,唱渔歌,才是我们真想做的,老姨给了我们一条船,我摇橹,他们下湖,度假开始了。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白洋淀上的船家喜欢穿花布裤头,站在高翘的船尾,穿梭于碧绿的苇荡之中,如莲花一样,点缀着水乡。我们很快学会了捕虾捕鱼,累了就在船上畅谈,饿了才会上岸。新鲜的鱼虾都用清水煮,在屋顶上推杯换盏。老姨的丈夫是木匠,正在做简易沙发,我们就给他打工帮忙,算折抵房钱。我们三个城里人,村里人最喜欢北外的同学,说他长的壮,长得黑,像他们。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记得要离开的当晚,我们彻夜未眠,度假的原定计划没有完成,但我们的友谊和感情却加深了,还学会了许多技能。从那时起,我们三个人就像大仲马小说中的三剑客,有了高考和白洋淀的经历,三个人好像被紧紧地捆在一起 。后来,北外的同学去法国生活了近20年,那个老家在白洋淀的同学成为职业外交官,我也当上了某集团驻巴黎代表处首席代表。但每每相聚,话题仍离不开老姨的白洋淀。(作者:@50后 / 图片:科普游子)
白洋淀 白洋淀旅游 白洋淀景区 白洋淀天气 白洋淀住宿 雄安新区 安新 雄安旅游 雄安天气 雄安景点 白洋淀门票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