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环保部把洱海、丹江口、白洋淀一并列为“新三湖”予以保护。
7月10日环保部常务会议上,环保部部长李干杰指出,要着力推进“老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和“新三湖”(洱海、丹江口、白洋淀),以及长江、海河、跨国界河流等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老三湖”的提法非常熟悉,从“九五”(1996-2000)开始,国家在几个五年规划和年底计划中,把“三河三湖”治理列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三河”指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就是太湖、巢湖、滇池。
而“新三湖”的提法,还是首次提出。虽然洱海、丹江口、白洋淀一直有治理,但上升到国家环保工作重点,也是首次。
1、为什么是“新三湖”?独特的重要性
这三个湖都有独特的重要性。 随着云南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大理洱海的水质近年来并不不稳定,今年初就连片集中爆发过蓝藻。1992-1998年,洱海水质总体处于二类,相当于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水质,1999年之后,水质下降为三类。
国家领导人对洱海高度重视,对洱海保护治理提出“好上加好”的更高要求。《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 “十三五”规划》对这一问题 的认识是,洱海处于“富营养化进程关键转型时期”,加大治理力度水质则趋于好转,若治理滞后,污染物过量输入,水质则反向转变。
云南对洱海的治理力度也有目共睹了,今年4月1日起,生态核心区的餐饮客栈全部暂时关停,给截污工程让路。 靠近洱海的翠湖宾馆(2014年)
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设在这里。“十一五”(2006-2010)以来,国家一直制定有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2、“老三湖”曾投入多少?太湖十年投入千亿
白洋淀列入“新三湖”,以后无疑也会有更多钱、人力投入治理。力度有多大?可以看看现在仍在治理的“老三湖”。
以太湖为例,由于治理多年,治理资金来自多头,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都有投入,官方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零散也透露一些信息: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水源地水质受污染,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赴无锡调研。此后8年,无锡投入治污资金超过500亿元(新华网2015年)。这还不算上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
2007-2017年,十年间江苏各级财政投入太湖治理的专项资金,以及带动投入的社会资金,已累计超过一千亿元。江苏省调动五市、三十多个县区,十几个部门,直接从事治太工作的在万人以上。(新华日报2017年6月)
安新区">雄安新区设立后,有业界人士估计,白洋淀流域治理投入可能超过千亿。不过也有人提醒,整个安新区">雄安新区环保类的基础设施,比如长期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加上环保工程性投入,最多能达到千亿元级别。(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4月) 工作人员在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的湖面上打捞蓝藻(2017年)
可以确定的是,河北省已制定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为推进规划实施,保定市规划10类156个项目,总投资达245.82亿元。 此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的资金,选取“老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作示范区。“新三湖”的项目纳入水专项,以后也很有可能。
3、引黄入冀未来向白洋淀补水2亿立方
为支撑安新区">雄安新区建设,白洋淀的治理与修复规划等工作正在推进。据环保部部长李干杰透露,环保部将全力支持做好白洋淀治理与修复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总体规划环评三项重要工作。还要加快建立安新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专家顾问组。
与制定规划一样急迫的是“补水”。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此前介绍,安新区">雄安新区建设一大难点是,如何在建设的同时修复白洋淀生态。历史上白洋淀水域平均面积有300多平方公里,比北京城区还要大,现在萎缩到220多平方公里。要扩大比较难,不能再缩小,要补水清淤,保护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白洋淀一向接受生态补水,安新区">雄安新区设立后不久,补水力度明显加大。今年4月5日起,保定市王快、西大洋两大型水库联合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西大洋水库是保定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北京市的备用水源地,每年都会向白洋淀进行一到两次的生态补水。这次联合生态补水中,先从王快水库往西大洋水库,调入5000万立方米的水量;再从西大洋水库向白洋淀注入共3300万立方米水量。
此次补水的库存水水质均为最好水质的一类水。补水到6月5日结束,为期两个月。补水结束后,白洋淀水位将上涨十一厘米。 从远期看,白洋淀未来更稳定的补水来自“引黄入冀补淀”工程。2015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工。该工程自河南省濮阳市渠村引黄闸取水,向河南河北两省沿线受水区及白洋淀输水,最终进入白洋淀。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原本为了缓解河北用水之困,主要支持沿线部分地区农业供水和白洋淀生态补水。总干渠引水量7.37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农业灌溉供水1.17亿立方米,河北省农业灌溉供水3.65亿立方米,向白洋淀生态补水2.55亿立方米。今年10月,引黄入冀补淀河南段将通水。 【转载: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