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为1988年的辛宝兴
辛宝兴近照
我的家乡"白洋淀",地处风景秀丽的华北平原上,以盛产鱼虾藕蟹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美誉。几十年前,这里的人以打鱼,织苇为生。这里荷香水美,景色宜人,承载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向往与记忆,也承载着许多白洋淀人的美好回忆。
作为土生土长的水乡人,我从小生活在白洋淀畔,喝着白洋淀的水长大。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家里压苇(织席的一道工序,织席之前先需要将芦苇压成苇坯子),那时候家里织成一片苇席,能卖五元钱左右,这张照片就是我压苇的情景。为了生活,中学毕业后,我就帮父亲撑船打鱼,渐渐地我也成了一个头戴草帽,身体黝黑的渔家汉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淀区里打鱼的人越来越多,而淀里的鱼却越来越少,由于使用苇席的地方也越来越少,芦苇也慢慢的不值钱了,人们渐渐地失去往日打鱼、织席的收入,生活也变的越来越困难,我家也是如此。1996年我结婚成家了,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生活的重担压在了我的肩上,为了生存没有办法,1997我只能带着媳妇去北京卖海鲜。于是我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从一个水乡的小渔村来到了首都北京,那时的我除了打鱼,没有做其他工作的任何经验,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为了能在这个城市站住脚,扎下跟,多少个夜晚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由于天生的白洋淀人的朴实、善良,以及做生意的诚实守信,很快使我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0万元,但是好景不长,由于食堂的整体外包,1999年终止了我们之间的供货关系。从而使我丢掉了生意。再往后的一年中 我失去了收入,为了节省,我把媳妇孩子都送回了老家,为了省钱我曾几个月里只吃方便面。然而在大城市中生存的成本还是使我很快花光了之前的积蓄。生活的重担再一次压得我透不够气来。在几次生意都失败以后,我渐渐地失去了信心,萌生了回家的念头。可是回到家,看到家里还有需要抚育的孩子, 还有需要赡养的年迈的父母和依旧困顿的生活窘境,使我再次坚定了出去闯荡的决心。2000年我再次只身来到北京,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靠着一份白洋淀人的诚实与执着,我不断打拼,慢慢的打开了局面,抓住了商机,十几年过去了,我拥有 了自己的公司以及十几名员工,终于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一张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每每翻看都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生意上的成功并没有使我忘记家乡"白洋淀”, 那个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那个给我留下无数的美好回忆的地方,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