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是雄安----马家寨
刘小利
马家寨,位于安新县县城南5公里处白洋淀水乡。据《宋史》记载北宋为屯驻水军之所,故称马村寨,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马村寨为定安。明永乐年间,口外(古北口)小兴州(滦平县兴州乡)人迁入,改名马家寨。因村子四个方向各有一座城门,别名“四门寨”。
马家寨有着传奇故事的小村,迷一样的村庄布局、悠久的造船历史和刘家坟的传说,给村庄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迷踪小村(城)
“四门寨村子斜,念叨谁,跑不迭。”是说当几个人聊天聊到某个人的时候,某人竟然迷一般恰巧就出现在面前,于是,就道出了这句歇后语。马家寨的街道不是正北正南,整个村庄布局是斜的,是因为水乡旱地逼仄,每家每户房子随地势而建的缘故吧,村子的格局是东西、南北两条大街把村分割成四块,而与众不同村庄东南的东街与南街有路相连构成一条半圆的环村路,村庄主干道路至今都保持着四米多宽。村外的环村“护城河”经历千年还在护卫着村庄,保留原有面目,除北面的填平建成了现在的电影院和农贸市场,东西南“护城河”遗存至今可见。史料载,明代以前保定所属各县城的城墙都是夯土城墙,马家寨的城墙也不例外。马家寨的“城墙”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城墙”从河底算起高度有5-8米,坡度80度左右,有的地方坡度几乎接近直线,至今有迹可寻。我大胆猜测,马家寨是否是历史上消失的古唐兴古城?据《安新县志》记载:唐兴县历史沿革在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县 ,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改为武兴县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改唐兴县。先后属瀛州、易州、莫州,均为河北道。唐兴县治所今在河北省安新县安州东南。五代晋改名宜川县,后周显德六年 (959年) 废。宋《武经总要》记载;宋太宗置唐兴寨,淳化中,建为军,以瀛州高阳来属。属河北路。靖康(1127年)后,陷於金。金人为安州,隶中都大兴路,置葛城县。唐兴寨,又据清雍正年间的《畿辅通志-古迹》记载:唐兴古城,在安州东南,今天的垒头村。垒头分东西垒头两个村,两村相隔约1000米,如今两村中间有公路相隔。上世纪九十年代公路东侧部分区域因取土而造成大深坑,这个过程没有发现所述这一带古城池遗存或古人的活动遗迹。资料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安新县周边的小县如容城、博野县城,城墙周长约为2000米,夯土城墙,城内面积约有0.25平方公里,容城县城设三门,博野县城设四门。而最小的阜平县城,城墙周长则只有1000米。马家寨沿“护城河” 的“城墙”周长约近1000米。村庄布局和城墙、护城河遗存都是村庄前世留下的痕迹。马家寨是否是唐兴古城有待考古证实,期待那一天揭开马家寨那段未知的历史。
二、探秘四“皋(槔)”
回头再说马家寨的四门四皋四吊桥。四门指东西南北城门,四吊桥四个方向上的吊桥。但四“皋门”或者“槔”是什么?经考究:
1、皋门:古代的皋门指古代帝王的廊门,《礼记》中郑玄所注“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古时王宫的外门。皋﹐通"高"。《诗经.大雅.绵》“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讲述了一个部落搬迁后白手起家,修建王宫的故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于是立起外部的皋门,皋门宽大高亢;于是立起王宫的应门,应门严正端庄。因为马家寨的历史有记载是从北宋开始,显然马家寨村不是古代王城。那么,为什么城池设立一个“皋门”?或许曾经供奉一位大神或者先贤什么的,以示敬仰。
2、皋:水边的高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释:此字当训泽边地也。从白。白者,日未出时,初生微光也。圹野得日光最早,故从白,从本声。俗字作臯。这个皋也过于牵强,因为马家寨从四周地形看村庄整体就是高地,就不在分东西南北了吧
3、桔槔的“槔”: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据《墨子·备城门》记载,作“颉皋”。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这种简易的“桔槔”,白洋淀当地叫“打水斗”,原理和作用与“桔槔”一样。吊桥的升降和“桔槔”是一个原理。或许马家寨人把升降吊桥东西叫“槔”。
4、方向说:清代陈正有诗赞东皋云:“细雨东郊润落花,田夫携手话桑麻。高原已足春三泽,鸡水新添两岸沙。嫩草如烟滋灌溉,长虹弄色隐云霞。载歌喜雨因谁赐,笑指飞凫入酒家。”东皋春雨所指,就是如今保定市东风公园大石桥东边往北的土坡上。马家寨老一辈人称呼村里方向还有“东槔(皋)、西槔(皋)等的说法。
5、“阁”读音为“gǎo”:用作地名时,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县政府所在地大阁镇,读此音“gǎo”。查阅资料没有发现在其他地方读“gǎo”或许专用地名读音。也许马家寨地方口语原因,有些字的口语发音不是多一个韵母就是少一个韵母,例如:对父亲的弟弟晚辈的称呼为叔叔,而马家寨水乡一带把叔字发音为“shou”。又如乡间互借家什会说:你家铁锨“你“死”(使)不?你不“死”(使),我就“死死”(使使)。外乡人总是以此玩笑:你先“死”吧。基于村人的乡间土语和某物件的方位或作用,判断“皋(槔)”就是“阁”,把阁字发音为“gǎo”。马家寨既然有称“四门寨”,那么四个门上有一个“阁”也是很正常的,只是发音错把“阁”读成“gǎo”罢了,上文所提到的四门四阁四吊桥的“阁”,就是这个“阁(gao)”了。
三、迷雾刘家坟
刘家坟,位于村偏西北的地方,据村内的老人讲,刘家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传说很久以前谁家婚丧嫁娶用的家什儿,只要在办事的前天晚上,把所需要的什么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数量用纸写好明细,压在刘家坟上的石案上,第二天清早就去用车拉回家用,用完之后再按原数送回即可。后来有人有了贪心,用完之后不原数送回,留在自家用。一次两次,次数多了,神灵看世人如此贪心,就不在借给人们。 更玄乎刘家坟与明朝大太监刘瑾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扯上了关系,多了几分故事和传奇。
位于村子偏西北大堤下的刘家坟,传说是因为明朝大太监刘瑾埋葬在此地,所以叫刘家坟。但是没有文字记载,只有村内老人代代口口相传。据《明史-卷304》记载,刘瑾是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入宫以后认刘姓太监为干爹所以改姓刘了。刘瑾祸害天下被冠以谋逆之罪凌迟处死,有谁敢将其从北京弄到和他毫无关系的马家寨埋葬?着实一个迷。至今村里部分刘姓老人念叨,刘瑾是与张阁老(张璁[cōng])下棋赌脑袋,下棋输了,所以脑袋给了人家,埋葬在刘家坟的刘瑾是塑了一个金的脑袋。还回忆70年前刘家坟有石人石马和石香炉等。1984年代左右白洋淀处于干淀的时候,马家寨人传言在刘家坟有金光闪耀,引起一帮好事之徒去寻找刘瑾的金脑袋,当然是无果而归。村里一旦谈论起刘瑾是大奸臣时候,刘姓老人总是以京剧《法门寺》这部戏为其辩护,因为刘瑾在京剧《法门寺》中是红脸,红脸在戏曲里是忠臣,是因为他在这出戏里审清了一件冤案,算是办了件好事。刘家坟到底是不是埋葬刘瑾,村里刘姓人居多,但是又分大户刘和小户刘,小户刘的老人说他们祖先与刘瑾是亲属,刘家坟里就是埋葬刘瑾的地方。明史记载,刘瑾所犯的罪是十恶不赦谋朝篡位大罪,死后不可能葬在与本人没有任何相干的马家寨地方。是否可能他的家亲逃难至此隐姓埋名呢?
"北京人"头骨化石:2006年秋,有人提供线索称:抗战时期的1941年,装有“北京人”头骨化石的箱子与美军的行李一同被埋在河北白洋淀的河边高岗(刘家坟)。头盖骨怎会流落此处?是因为当年的津保(天津-保定)航运白洋淀是必经之地。据当年跑漕运的马家寨辛景田老人回忆,1941年曾在天津海河边拣到5个箱子,其中2个箱子无论是大小、质地,还是里面的物品,都与胡承志装有北京人头骨化石惊人的相似。辛老如今已经去世,但是何墨福清楚地记得老人的话:箱子被埋在了白洋淀马家寨老家的一处河滩上。当年的埋藏地被绘制成图,依据这幅地图化石寻找队历尽周折,在安新县的马家寨刘家坟找到了与图纸上一样的地点。中国地球物理所的专家与中国地质大学的师生联手分别于2006年初冬和2007年春季在刘家坟进行探查,均无功而返。[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系列节目:再找丢失的“北京人”之白洋淀探宝介绍了此次在刘家坟寻找"北京人"头骨化石的经过。又为刘家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四、造船史话
白洋淀水域面积达366平方公里,淀边村及水中村200多个,依水的生产生活,形成做大了以马家寨为独特的白洋淀造船业的发展,他们自喻为“水木匠”,亦是中国北方唯一一个世代以造船(排船)为生的专业村。马家寨造船工匠们总会用一个传说印证马家寨造船业历史久远。传说,很早以前,安新县城南关有个魁星阁,魁星是天上点定状元的神仙。魁星阁中魁星手握朱砂笔,正对着马家寨村的方向,这就预示着马家寨村要出状元。但后来有个南方风水师云游至此,用手把魁星的笔尖捏扁了,捏扁的笔尖好像一个捻船的凿子,于是马家寨村就再也出不了状元了,却出了很多造船的“状元”。据考古发现白洋淀周围的梁庄磁山文化遗址、留村仰韶文化遗址,及周边发现的商周、战国和汉文化遗址,说明早期就有人类在白洋淀活动,白洋淀的先民们至少这个几个时期已经学会制造独木舟或木筏类去采摘和捕鱼,这些人便是是白洋淀最早的造船工匠。据史料记载,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何承矩给皇帝的密奏中提到:太宗以来“置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以屏奸诈”。马家寨作为宋的水师驻地,如此庞大的水师,肯定会有造船工匠跟随和留住在马家寨,这些人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造船工匠。马家寨造船兴于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的津保航运白洋淀是重要的一站,因白洋淀东通渤海(天津),西接保定,北通北京、南达邯郸的京津冀内陆河运输网络重要的支撑点,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彻底断航,航运促使马家寨人与造船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历代造船师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了独到的三个绝活,是外人所不及的:一绝是“量材使用”。买树时一眼就可看出树的好坏,一看树叶有无“焦梢”,如有焦梢,树的根部可能腐空;二看“树疤”是干疤还是水疤,干疤无碍,如是水疤则树质有毛病;三看树皮,光润美观,树质就好,如有树龙(即顺树身凸起的条痕)则有裂缝不可用。用料加工时随弯就弯取材,绝无浪费。二绝是“甩线一手准”。根据船的部位用材放成曲线,依据所需材料的曲线弧度一甩即成,只有马家寨工匠有此技术。三绝是“放印子”(即给船打补窟窿)。先将船体上损坏的部分用工具剔掉,洞孔自然成不规则状态。然后,工匠选一块合适木料,不量尺寸,单凭目测用斧子砍,而且一砍便成,一放准是严丝合缝。马家寨工匠制造出了适于本地生产生活的各种船只,分为“艚”、“画舫”、“三舱”、“四舱”、“五舱”、 “六舱” “鸭排”、 “鹰排”等多种船只。清朝乾隆游颐和园所乘坐的龙舟便是马家寨工匠所造。马家寨村男孩大多从14岁起开始学艺,后或在家从事这门技术,或去外地耍手艺。历史上马家寨造船艺人遍及北京、天津、唐山、沧州、怀柔、东北、新疆等地,那里有水有鱼就有马家寨村人。马家寨人外地捕鱼,带网不带船,就地排船使用。马家寨造船没有图纸,也没有模型参考,全凭老匠人的心传口授,源远流长。民国时期,马家寨就发展有“东兴”“永顺”“两益公”等8大造船坊,还有数不清的家庭作坊。抗战时期,也曾为“三小队”“雁翎队”排船,支持抗战。颐和园昆明湖的“一号舫”,曾是马家寨匠人为新中国诞生的建造的献礼作品。1984年,造船匠人们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复制建造了慈禧太后的御舟“安澜䒄”,从此一发不可收。如今,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紫竹院等漂游乾隆的御舟“喜龙舫”“太和舫”“龙舟画舫”以及全国各大水库和湖泊里的大船有上百条,都出自马家寨工匠之手。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上各式龙船和战船也是出自马家寨工匠之手,凤凰卫视节目《鲁豫有约——马家寨末代的造船工》为题介绍了马家寨造船的历史和现实。香港大公报以《马家寨工匠三绝活》等题目联系报道了马家寨现实与未来。
除造船,捻船、晒船、补船、刷油等保养工序也是马家寨人的一手绝活,有其独到之处。捻船时反手持凿,动作谙熟,发出“先搓油、后抹灰、放上麻、向里塞(sei)”的音调,富于节奏感。这些经验技艺代代相传,不断丰富积累,成为一项宝贵的文化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成立群众造船社,45名工人均来自马家寨。1956年造船社与马家寨村修配厂合并,称造船社。1958年安新与徐水、容城合并为徐水县,安新造船社与新安木业社、安新机械厂合并称徐水县造船厂。1961年安新恢复安新县置,人民公社成立后,马家寨村各生产队也组织船工造船。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涌进,年青人嫌弃造船脏累,近6000人村庄如今40岁以下的已经难觅到一个会造船工匠了。马家寨历代造船工匠们用一锯一锛、一斧一凿创造了历史,也因时代进步而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2009年,马家寨的传统造船技艺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造船技艺传承人姜琳祥老师傅在自己工作室建成了展览室,把各种样式船做成模型展览,为马家寨传统造船的技艺,世代传承,扬帆远航做出自己一份贡献。
本文作者:刘小利,保定作家协会会员,安新作家协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