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49|回复: 0

【雄安散文】陈永皋||触摸六朝遗迹,追忆昔日繁华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310

主题

0

回帖

135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56
发表于 2017-8-9 12: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南焦作
游南京石头城公园

文/陈永皋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的《金陵五题》中的其一《石头城》,描述了古老的南京城被废弃后荒凉落寞的景象,这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十分欣赏的一首诗。石头城,即今天南京市的古称谓,也是南京市的一个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现建有免收门票的石头城公园。诗中的女墙指城墙上的箭垛子,如民房建筑房顶上的“女儿墙”。
640 (1).jpg

      南京地铁一号线,在新街口站转2号线,过两站在汉中门站下车,出2号站口,沿虎踞路向北行约800多米,即到石头城公园的南门。园内有紧挨着的高、低两条便道,都是石砖铺路。路西高道的下沿,是美丽的秦淮河即诗中的“淮水”。在古老的清凉山下,当年是滔滔的江水,偶有狂风骤起,便 有“惊涛扑岸,捲起千堆雪”的景观,这才有诗中所写的,皇城被废弃后,昔日繁华不在,遂有“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感慨。而如今,平静、清绿的秦淮河水,向北伸向远方的入江口。在这里还设有一个秦淮河的游览中心。在此中心附近,画舫群集,彩旗飘扬,别有一番喜庆氛围。
640 (2).jpg

      在东边低道两边,绿树成荫。绿树再往东三、五十米,便是清凉山,山不甚高,就着山坡,筑有城墙。随着久远的岁月,古老的石头城城墙有的地方仍平整,有的地方己斜陷,明城墙或现代人补修的新城墙就压在古石头城城墙上,因颜色和筑城的材质不同,故界线特别分明,新旧墙体的对比,更能引发游客的遐想。在这段保存完好的明城墙上面,绿色的灌木丛在城顶边上拦护着往来的游客,城上游客向东望去,尽是南京市内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往西望去,有如玉带的秦淮河水,及水上只只的画舫游船。在城墙下边,沿路傍秦淮河北行約500来米,最终走到城墙向東拐弯处,便到了石头城公园最著名的景点群:龟石群、石头城、鬼脸、镜子湖,鬼脸照镜子的地方。

关于龟石群,是一片形状似龟的红黄色的大石头,约有十来个。唐代之前,此处原为长江的江滩。唐以后,江水逐渐西移,形状似龟的石块经多年江水冲刷,表面形成了凹凸不平的风化层,敲之磕之会层层脱落,若乌龟脱壳,因此得名“龟石群”。

根据历史中有关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此处置金陵邑,这是“金陵”名称的最早由来。公元前211年改称“秣陵县”。公元211年,孙权自京口(今镇江)迁来秣陵,次年更名为“建业”。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称帝,从此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随着岁月流逝,280年以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相继建都于此,这里一直是江防要塞,并成为交战双方的必争必踞之地。所以说,石头城记录着南京自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建金陵邑到之后建都直至历代变迁的全部历史。

石头城也是南京的别称之一。它与钟山(今称紫金山)形成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的态势。历史上的诸葛亮论金陵形势云:“钟阜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自此,“虎踞龙蟠”便成为南京形势的专有形容词。以此表达地势的险要,称颂其雄伟。当年吴王孙权也认为此处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遂于公元229年迁都于此,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东吴立国传

640 (5).jpg


在当地,石头城又称“鬼脸城”。这是因为石头城段的城墙最高处,经过漫长日月的风化作用,出现了面积约10平方米大小的一片凸出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石壁,因其酷似一张面目睁狞的“鬼脸”,又由于其周围确实有砖质的城墙,人们就将这段城墙称为“鬼脸城”了。
     在鬼脸城对面(西方)约20米处,有长约30多米的长方形水塘便是景点“镜子湖”。正好今天天气无风无云,湖面水平如镜,所以鬼脸倒映在水中的像特别清晰, 非常成功地看到了“鬼脸照镜子”的景象。这也是所有来此的游客,必定要至塘边来欣赏的景致!
640 (3).jpg

       我绕过“镜子湖”,亲身站在约20来米高的古城墙壁处,亲手触摸着这棕红色的石壁。城墙为什么是这样的?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巨大的城砖砌成的,而是象如今的混凝土一样的材料浇铸成的一般,我用手指使劲扣石料之间的“泥”,根本就扣不动,象现代建材的水泥一般(甚至更硬)。我思索着,在2352年前会是什么材料使城墙这样坚硬?我们的祖先怎样把鹅卵石大小的石块粘合在了一起?这样坚固的城墙如何被攻破的?我双手抚摸着古城墙,想起了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中的另一首诗《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640 (4).jpg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此诗所述的内容有很壮丽的描写:吴国的江防工事是想用数条大铁链封锁长江制止住王濬的战船沿江而下,而王濬用数条装满木柴和火油的船到铁链下生生的把大铁链烧断,破了东吴的江防工事,东吴在石头城举旗投降,东吴遂亡,三国归晋。“分久必合”,国家统一大势,势不可挡,金陵的帝王云气黯然消失。诗作者有感六朝兴衰的历史,用此诗寄托了自己的感慨之情。晋统一了魏蜀吴三国,这里作为六朝古都,曾一度领先于东亚及东南亚各国的都城,它与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公元430年,诃罗陀国使臣由石头城回国后,在国书上如此称赞建业城:“城郭庄严,清净无秽,四衢交通,广博平坦。台殿罗列,状若众山。庄严微妙,犹如天宫。”然而,由于隋灭陈后对建业城的“平荡耕垦”,其城池和宫室遭到严重破坏。孙吴、东晋和之后的宋齐梁陈这六朝的末代皇帝,都以奢侈荒淫著称,最末那位陈后主更甚。整天依翠偎红,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填上淫词,让美女们边歌边舞。却未料笙歌未彻,隋兵已攻陷石头城。楼上红灯楼下战火,连成一片。金粉南朝就这样在糜靡之音中结束了!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应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加强武备,不断发展壮大自已,以保障国人和平安定的生活。刘禹锡感叹古时的军事要塞废弃后“故垒萧萧芦获秋”,而今天,同一个故垒石头城,已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成为了百姓跑步健身,或谈情说爱,或凭吊历史的好去处。  这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啊!


编辑:李景霞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640 (6).jpg


                        作者简介

  陈永皋,原安新中学教师,现退休在家,喜诗文,爱生活。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