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旅游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2022-4-30 17:14|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990| 评论: 0

摘要: 图解十二连桥 整理者/李红泽图解十二连桥 前言“故国三千里,春风十二桥。泥人惟岸柳,不折也魂消”。这首极富画面感的五言诗,出自清代画家戴熙《赵北口题壁》,仿佛瞬间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小桥流水 ...
 图解十二连桥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1).jpg


整理者/李红泽

 图解十二连桥

前言

“故国三千里,春风十二桥。泥人惟岸柳,不折也魂消”。这首极富画面感的五言诗,出自清代画家戴熙《赵北口题壁》,仿佛瞬间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画面。但诗中描绘的场景并非是在江南,而是位于中国北方的风景胜地赵北口。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十二连桥常常被作为赵北口的固定名词与地名连用。“十二连桥赵北口、天下大庙数鄚州”,这句谚语在明代时就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明清两代,十二连桥作为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桥梁建筑群,还曾与江南的西湖六桥及扬州的二十四桥并称于世。

虽然,十二连桥在上世纪60年代的根治海河运动中被拆除殆尽。但直到今天,它仍然作为一个著名地理标志被白洋淀人民怀念。

一、十二连桥起源的传说

关于十二连桥的起源,民间存在着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一为昭君出塞说,另为曹操北征乌桓说。

虽然昭君出塞说与史实偏离较大,但在民间影响却极为广泛。鄚州城北的地名“王嫱湾”,清嘉庆年间的小说《双凤奇缘》,都是根据这个故事演化而来。

曹操北征乌桓说与真实历史较为接近。东汉末年,曹操率重兵讨伐乌桓,行至赵北口时被大河挡住去路。当时的赵北口为易、濡、滱三水交汇的水口,河面宽达数里,河水波浪滔天。数十万大军想要过河,一来船只不够用,运兵迟缓;二来河宽水急,河面上架桥并不容易。正当曹操一筹莫展时,谋士郭嘉前来献计说:“不如在船只上装满砂石瓦砾,每隔一段距离即凿沉到水中,这样船只一层层累加升高,待高出水面后即可铺设木板,桥梁就此可成”。曹操听后大喜,依计而行,一座长桥果然很快建成了。

虽然,史书中并没有发现曹操在赵北口建桥的直接记载。但是,曹操北征乌桓确实是在赵北口渡过了易水,并把辎重物资运达到了今雄县北侧的“易城”。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2).jpg


《雄县乡土志》、《资治通鉴》关于曹操运输辎重到易城的记载

二、元惠宗治水留下了“月漾桥”的最早记录

唐宋时期,虽然有大量历史文献证实雄州与鄚州之间沿堤建有桥梁,陆路畅通。但关于赵北口桥梁的名称并没有明确记载。

元惠宗在位时期(1333年—1370年),白洋淀流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为了根治水患,惠宗派人从淀区入水口开始向下游开凿引河,以加大水系的泄洪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引河为“四殳河”。四殳河上接徐、漕、易、渥等河流的交汇口,向东派生为四股,穿过月漾桥(易昜桥别称)后又合而为一,又东北注入瓦济河。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引用宋元旧志记载,在其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详细记录了此次治水过程。不仅明确了当时的桥梁名称,同时也侧面反应出当年的赵北口月漾桥即非单独一座,而是由多座桥梁组成,这与明代新安知县张可举在《新安县志辩疑》中的记述是完全吻合的。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3).jpg


《读史方舆纪要》、《任邱县志》对四殳河的开凿过程记录

三、决定朱棣命运的“月漾桥”之战

明代初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想要夺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南军主帅耿炳文把先锋部队安置在鄚州、雄县一带。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十五日,燕军趁中秋佳节之夜,成功的偷袭了雄县城。朱棣料定鄚州守将潘忠、杨松定会来援,于是派谭渊领兵千余人埋伏在月漾桥下。等潘忠、杨松通过月漾桥后,谭渊起兵据桥,与雄县城内的燕军前后夹击,潘忠、杨松全军覆没,又一鼓作气占领了鄚州。《明史》和《奉天靖难记》中对这一重要战斗有着细微的描述:“渊帅壮士千余人,伏月漾桥水中,人持茭草一束,蒙头通鼻息。南军已过,即出据桥。忠等战败,趋桥不得渡,遂被擒。”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4).jpg【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5).jpg


《明史.谭渊传》对月漾桥之战的描述

四、十二连桥形成于明弘治年间

“横亘沙堤迤逦前,桥分十二断还连。当中一座文昌阁,压住滔滔水两边”。这是明弘治九年进士江苏泰兴人张羽在经过赵北口时所作的一首诗,题目即为《十二连桥即景》。这也是“十二连桥”作为桥梁称谓第一次出现在文字记录当中。又据万历《任邱县志》记载:“易昜桥,在赵北口,弘治间知县孙檠建,刘守臣重修,桥十有二座,座每三五空,一则泄西南诸水,一则引西北之易流”。由此确定,当时的桥梁为十二座无疑。

那么,为什么桥梁数量会达到十二座?明代初期的新安知县张可举在《新安县志辩疑》给出了科学答案。在一次水患考察中,他看到赵北口数座桥梁都被洪水冲毁,村南堤岸也被冲塌一里有余。于是认为,堤毁桥塌是因为洪水拥堵造成的,不如在坍塌的堤岸处架设桥梁,让洪水可以顺畅东流,“堤可保其不断,桥可保其不塌,而孔道不至再损,新安亦不至被溺,两相便利,垂之永远。”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5).jpg


万历《任邱县志》记载的易昜桥

五、康熙初年大规模改建

在个别文献记载中,认为赵北口连桥初始仅为八座,清以后方改建为十二座,这一误区就是因为康熙初年这次改建造成的。明末清初时,赵北口连桥先后毁于战火和洪涝灾害。入清以后,清政府出于恢复民生的需要,多次对赵北口连桥进行修缮,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为康熙八年到十一年。在这次改建中,赵北口连桥被省建为八座,并在相邻桥梁之间修建了桥坊。桥坊上悬有匾额,依次为::万国咽喉,长堤烟柳、虹飞鹤舞、力砥狂澜、环赵皆水、中流砥柱、神京衣带等。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6).jpg


康熙《任邱县志》对赵北口桥梁改建的记载

六、康熙三十三年桥梁各自定名

在康熙三十三年以前,一般均以易昜桥(或月漾桥)来作为赵北口所有桥梁的总称。自康熙十六年以后,康熙皇帝频繁在白洋淀举行水围,赵北口行宫作为水围起始和结束的大本营日趋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康熙三十三年,在赵北口桥梁又一次重新修缮之后,工部奏请康熙皇帝对赵北口桥梁分别定名,并御书匾额。“请各桥赐名,以壮河山之色,而臣民爱戴之思亦且永矣”。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广惠桥、航洪桥等桥名,实际上是在康熙三十三年时由康熙皇帝亲自命名的。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7).jpg


工部奏折《为请赐赵北口桥名由》

七、桥梁复建为十二座

十二连桥被省建以后,由此带来的隐患也逐步显现。在康熙在位的61年当中,白洋淀共爆发了39次洪水。康熙在一次巡幸中说:“朕经行水灾地方,见百姓以水藻为食,朕曾尝之。百姓艰苦,朕时在念。”雍正继位以后,为了彻底治理畿辅水患,派怡亲王允祥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论为:赵北口桥梁狭窄致使洪水渲泄不畅是淀水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奏请雍正皇帝,在赵北口连桥以南增开桥梁数座,并将原有桥梁升高加宽。此次共增建了三座桥梁,加上连桥原有的八座,合计为十一座。又康熙二十八年,大学士伊桑阿上折奏在赵北口行宫东南修建御碑亭,该亭建在石制小桥上,故村民又称其为皇亭桥。以上桥梁共计为十二座,也就是后人普遍认同的赵北口十二连桥。

其从北至南桥名依次为:易昜桥(又称月漾桥)、航洪桥(又称新桥)、普渡桥(又称炮台桥)、广惠桥(又称大杨树桥)、皇亭桥(又称御碑亭)、通济桥(又称徐家桥)、景苏桥、迎暄桥、延爽桥、拱极桥、洪桥、太平桥(又称大高桥)。

道光四年,给事中张元模又奏请在太平桥南增开桥梁一座,命名为莱薰桥。故赵北口连桥又有十三桥之说。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8).jpg


清乾隆《任丘县志》记载的十二连桥

八、乾隆下江南与十二连桥图

乾隆在位时期是清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乾隆皇帝二十四次在赵北口停跸,期间不仅大肆扩建行宫,同时也将十二连桥列为保障巡幸安全的重点。尤其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由地方官对进行先期路况考察。并且,乾隆还要求各地把沿途主要名胜景观绘制成画面,以便提前做好游览规划。

十二连桥是乾隆南巡中的咽喉要道,同时也是南巡路线上重要的景点。故此,宫廷画师和直隶地方官多次对十二连桥进行勘测描绘,也就存世了大量绘画作品和路况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画家徐扬绘制的《南巡纪道图》(十二连桥部分)和直隶总督周元理绘制的《十二连桥道路图说》。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9).jpg


徐扬《南巡纪道图》中的十二连桥

【雄安文史】李红泽 || 图解十二连桥 640 (10).jpg


周元理《十二连桥道路图说》

九、清晚期对十二连桥的关注

虽然,自乾隆以后水围停办。但是,十二连桥作为连接北京与南方各省的咽喉要地,以及保障白洋淀汛情安全的重要水口,依然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历届直隶总督,如穆彰阿、崇厚、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都曾经亲自主持过十二连桥的修缮工作。据道光三年,在工部侍郎程含章一份奏折中显示,十二连桥每隔10年即须清淤一次,每次清淤和修缮的费用约有4万两之巨。故此,程含章奏请道光皇帝,由政府拨银70万两,交由长芦盐商存本生息,将利息用于支付连桥的修缮费用。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