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旅游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前世、今生和未来,10分钟带你了解万年白洋淀!

2018-4-23 18:59| 发布者: xaxq| 查看: 1717| 评论: 0

摘要: 《雄安规划纲要》在万众期盼中终于诞生。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白洋淀滨水岸线、规划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规划中每一条关于白洋淀的内容都让人心潮澎湃。进入雄安时间,白洋淀必将焕发新的生机。白洋淀的过 ...



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白洋淀淤成平地,“地可耕而实,中央为牧马场”(《新安县志》)。

到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杨村一河决入,始成泽国”(《大清一统志》)。杨村河即今潴龙河。

      明代唐河流至蠡县境内,称杨村河。原经蠡县洪善堡村南,东流入河间,正德十二年自蔺家圈口北决,经刘氏(今留史)、玉田、绪口,过高阳、安新,入白洋淀,使白洋淀再度成为积水淀泊,出现了“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马羊的“羊”字,换成了汪洋大海的“洋”。

      嘉靖年间,白洋淀载入志书。嘉靖《河间府志》(1540年修)记载,“白洋淀(在)关城,周六十里,与安州、新安、高阳共之。深广四通,芰荷交匝,望之若江湖焉”。这里记述的是今白洋淀“本淀”,关城村是时隶属任丘,今属安新县。

前世、今生和未来,10分钟带你了解万年白洋淀! 7.jpg


      清代:跌遭水患 治理后大溵淀枯竭变耕地

      到了清朝,水患时有发生。顺治、康熙十分重视白洋淀的治理,修筑了不少堤防和闸涵,《新安县志》记载。“堤偃蜿蜒,可数百里”。康熙治水似鲧,一次曾筑堤120余里,却导致以后大水没新安城(今安新县),“跌遭水患”。

      雍正三年(1725年)潴龙河决口,白洋淀堤溃,怡贤亲王允祥查勘之后向雍正呈报了《敬陈水利疏》。指出“畿内六十余河之水会于西淀,经霸州之苑家口会同河,合子牙、永定二河之水汇为东淀,盖群水之所潴也”。提出“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的治理意见,并得以实施。

      雍正吸取父亲的前车之鉴,效法大禹,“既堵亦疏”,切断北水来源,自此大溵淀(今大王淀)干涸而变为耕地。
乾隆九年(1744年)利用河渠旧迹施工,将唐河引入府河,从保定府新闸到安州膳马庙修建了六座闸口,既解决了泄水问题,又开辟了新的航道。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划定了西淀和东淀的界线,大清河自雄县下行经过张青口(今文安),口西为西淀,口东为东淀(《清史稿·地理志》)。据此,张青口以西的柴禾淀(今百草洼)、大港淀、烧车淀、白洋淀等淀泊,均属西淀。

前世、今生和未来,10分钟带你了解万年白洋淀! 8.jpg


近现代:红色白洋淀 成就中国文学上艳丽的奇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蔽,各淀之间有壕沟相连,成为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与淀区人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有利条件,是抗日根据地之一。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白洋淀回到人民手中。

      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白洋淀的名称,逐步取代了西淀的名称。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白洋淀上下游皆通航。经府河上通保定,经赵王河、大清河下达天津,并与运河、子牙河航线连通。在津保航线上,任丘设有苟各庄、十方院,七间房等码头。任丘所需煤炭、木材、砂石料等生产、生活物资的调入和土特产品的调出,大部分靠航运。1965年以后,河道水源逐渐减少,先是保定至白洋淀断航,随后白洋淀至天津也断航。

前世、今生和未来,10分钟带你了解万年白洋淀! 1.gif


未来的白洋淀

      《雄安规划纲要》全文十章,十几次提及白洋淀,每一条关于白洋淀的内容都让人心潮澎湃。

1.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淀、水系疏浚等生态修复治理,强化对白洋淀湖泊湿地、林地以及其他生态空间的保护,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

2.先期划定以白洋淀核心区为主的生态保护红线,远期结合森林斑块和生态廊道建设逐步扩大。

3.“南淀”即南部临淀区域,通过对安新县城和淀边村镇改造提升和减量发展,严控临淀建设,利用白洋淀生态资源和燕南长城遗址文化资源,塑造传承文化特色、展现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白洋淀滨水岸线。

4.依托白洋淀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利用城镇周边开阔自然的田野风光,随形就势,平原建城,形成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镇空间,清新明亮的宜人环境,舒展起伏的天际线,展现新时代城市形象。

5.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展现碧波万顷、荷塘苇海的水域生态景观,实现城淀共生共荣。

前世、今生和未来,10分钟带你了解万年白洋淀! 9.jpg


6.依托白洋淀、重要水系、湿地,塑造滨水活动空间,丰富亲水活动类型。

7.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华北之肾”功能。

8.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统筹引黄入冀补淀、上游水库及本地非常规水资源,合理调控淀泊生态水文过程,使白洋淀正常水位保持在6.5-7.0米。

9.实施入淀河流水质目标管理,确保入淀河流水质达标。合理划定清淤范围,科学有序实施淀内生态清淤,消除内源污染,修复水体底部水生动物栖息生态环境,提升淀泊水环境质量,将白洋淀水质逐步恢复到Ⅲ-Ⅳ类。

10.利用自然本底优势,结合生态清淤,优化淀区生态格局,对现有苇田荷塘进行微地貌改造和调控,修复多元生境,展现白洋淀荷塘苇海自然景观。实施生态过程调控,恢复退化区域的原生水生植被,促进水生动物土著种增殖和种类增加,恢复和保护鸟类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增强白洋淀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前世、今生和未来,10分钟带你了解万年白洋淀! 10.jpg


11.远景规划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完善生物资源保护策略,保护淀区独特的自然生境和景观,保持淀区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试验区和科普教育基地。

12.优化完善白洋淀及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智能生态管控,全面建成与生态文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13.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构造城淀局地气流微循环系统,将白洋淀凉爽空气输送到城市中心。

14.构建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和“京南生态绿楔-拒马河-白洋淀”生态廊道,形成连山通海、南北交融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15.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滞的原则,充分发挥白洋淀上游山区水库的拦蓄作用,疏通白洋淀行洪通道,适当加大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强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提升大清河流域防洪能力。
稿件来源:雄安见闻综合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