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间在白洋淀行走,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白洋淀里的嘎子很多,我可以随随便便地举例说出这方面的实例,(以后还要另文细述)。我深深体会,在白洋淀,各个时代,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许多的嘎子们,他们都有一种嘎子气质。说嘎子是他们的代表吗?但好像真的嘎子又很“低调”,他也许就在某一个村庄的某一个角落里,生活在乡亲们中间。 2016年,当我的长篇微信报告《白洋淀1988》在白洋淀传开以后,开始收到一些热情的留言,他们不断地给我提供一些线索,说谁谁才是嘎子的原型,谁谁曾参加过送情报、端碉堡或者杀鬼子的战斗,谁谁立了多少次战功,谁谁是雁翎队的第几任领导等等。白洋淀的嘎子和关于嘎子的故事听的越来越多,就越发感到白洋淀的人民也是把嘎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了,他们谁都可以如数家珍地向你讲述无数个嘎子的故事。 这样子听的多了,于是关于谁是嘎子的创作原型,到底有没有嘎子的原型,也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问题。 于是我特想听到看到来自徐光耀的消息。想直接请教他嘎子的原型问题和如何认识白洋淀的嘎子现象?想探寻一个战地作家,人民作家的生命轨迹成长之路与一部红色经典的诞生,一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 徐光耀13岁(1938)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党。 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小一百多次战斗,多次死里逃生,他是不是嘎子的原型? 徐光耀说:“嘎子”的原型不是他。 虽然他也是13岁参军,也是生于白洋淀附近,可是他的性格与嘎子是大不相同的。“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性格是不喜欢的”,“在我的同辈小八路中,还是大致可分为调皮或听话的两类。而私心里却像有鬼,总对调皮的一类更喜欢,更乐意仿效,更愿意和他们接近”。1958年,他:“搜寻记忆,翻拣生活的箱底,于是,碰见了一个孩子,就是在《平原烈火》中没有能够写足的那个瞪眼虎,瞪眼虎不是独自出现的,他还带着一大群我童年时代的伙伴和战友。他们歌唱者,战斗着,嬉笑着,活泼热烈而纷纷扰扰。他们,不管是持枪跃进而额缠绷带的,也不管是面黄肌瘦在血泊中匍匐前行的,带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念,把我从疯狂苦闷中一拔而起,拖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信念坚定,勇气倍增,杂念排除,心身一新,于是乎,《小兵张嘎》草成。”(以上摘自徐光耀1979年《小兵张嘎》再版前言) |
“5G+智慧旅游”让景区有了“最强大脑”5G、北斗、电子航道、数
北京两家高科技企业签约入驻雄安科创中心共建白洋淀“数字淀乡”
晨光熹微,朝霞映水。在白洋淀东岸的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西街
白洋淀上丨数字淀乡的新光景从今年年初起,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河北工作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