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惊喜!我看到了他的诗集!当郭里口小学邓秋耕校长把一本《葛尧诗集》(葛尧-一个常被作家们忆起的乡村教师)赠给我的时候,我们受到了更大的震撼。 葛尧,原名孙大虎,曾用名歌谣,胡海洋,中共党员。1919年生于安徽肖县孙大庙村。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抗大,鲁艺学习,1939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七月剧社任文学教员,1945年到安新郭里口办学,1992年去世。 右三为葛尧,右二为作曲家唐诃,左一为电影导演李书田。 中间为唐诃,唐诃与葛尧夫妇合影。 他是老革命,本可入名流行列,过享受生活。 他受过毛主席的接见,他是艾思奇,胡耀邦,孙振华的学生,听过孙犁的授课,是唐诃的文学教师,田华演过他编的剧本。他是著名作家,在晋察冀边去报社做过编辑,他创作的歌曲曾广为传唱,被编入《抗日战争歌曲选集》,可是他默默无闻,象牛一样在一个乡村辛勤耕耘了一生。 他曾有理想计划。1945年向上级申请下到基层,本来计划在冀中农村住上10年,写一部《亲爱的土地》,然后到新四军战斗过的大江南北住上10年,写一部《勇敢的人》,最后,重返延安,写一部《一切发源于此》,可是当他来到饱经战争磨难的郭里口,看到几百户的水乡竟没有一所小学,他放弃了自己的三部曲计划,一辈子献给了这里的教育事业。 在邓秋耕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已故老校长李静海的家,在葛尧老师弥留之际,他把自己的几个笔记本托付给李静海老校长。老校长的书架依然,这些乡村教育战线上的前辈们却都不在了。 楚楚芙蓉面, 亭亭翡翠衣。 盛开荷花淀, 香送十里堤----- 我后悔当年来郭里口,为什么没有拍下一张他的照片呢? 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
纪录片《白洋淀》登陆CCTV-2央视财经频道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就到了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
中国通号牵手未来之城搭建低空监视防护网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
诵声琅琅出金石,岁末京城再相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
点亮“美食安新”城市品牌2024年度“新白洋淀菜”发布会暨安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