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白洋淀旅游网 首页 旅游资讯 人文风景 查看内容

徐光耀身处逆境写“张嘎”

2014-4-5 19:29|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查看: 1359| 评论: 0

摘要: 蜚声中国当代文坛的徐光耀,是从一名“小八路”锻炼成长起来的。徐光耀十三岁参军,十三岁入党,二十五岁便创作了轰动社会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而反映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的力作——《小兵张嘎》,则是在他处境十 ...

 

徐光耀身处逆境写“张嘎” 2.jpg

徐光耀身处逆境写“张嘎” 1.jpg


蜚声中国当代文坛的徐光耀,是从一名“小八路”锻炼成长起来的。徐光耀十三岁参军,十三岁入党,二十五岁便创作了轰动社会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而反映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的力作——《小兵张嘎》,则是在他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创作完成的。故事的梗概是:
白洋淀边有个水村叫鬼不灵,张嘎就住在这个村子的西北角。敌人“五一大扫荡”后,张嘎家里住了一位八路军侦察排长老钟叔。在老奶奶和老钟叔培养教育下,张嘎从小就爱憎分明。老钟叔还为张嘎制作了一支小巧玲珑的木手枪——“张嘴灯”。
这天黄昏,敌人包围了村子。老钟叔、老奶奶和张嘎以及群众都被押进了韩家祠堂大院。老奶奶牺牲了,老钟叔被抓走了,张嘎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第二天清晨,嘎子在老奶奶坟前跪别,攥着短镰,掖着木枪,怀着复仇愿望去投奔八路军。途中巧遇八路军侦察英雄罗金保。他空手夺枪的机智勇敢受到罗金保赏识,带到区小队当了一名小兵。
这以后,张嘎又做出了捡枪不上交、和胖墩摔跤咬了胖墩、上房堵烟囱等一系列“嘎事”,使张嘎的形象更加丰满。后来,随区队长打埋伏缴了一支真正的“张嘴灯”。以后,张嘎负伤、养伤,机警献策、“柳条鞭”吸引敌人,为区小队创造了消灭敌人的有利战机。张嘎亲手在战场打死了杀人不眨眼的鬼子头目肥田,受到奖励,上级把他上缴的“张嘴灯”奖给了他。张嘎在对敌斗争中长大成熟了。
《小兵张嘎》是继孙犁《白洋淀纪事》之后,又为白洋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添了重重的一笔。就是这个小兵形象,感染了几代人,鼓励了几代人。
其实,完成这部作品创作时,徐光耀还真是处在逆境之中。
徐光耀是雄县昝岗人,参军的部队是著名的一二o师三五九旅。这支部队在任丘、蠡县一带活动过。1953年徐光耀又到雄县三区昝岗镇挂职担任过三区的副书记。应该说,他对白洋淀是十分熟悉的,白洋淀和部队的许多人和事,在他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1958年,徐光耀身处极端困难的逆境。他先是日夜看书,当他感到什么也记不住时,便开始“集中力量,转移方向”改为写小说了。他记起《平原烈火》刚出版时,一个朋友对他讲的活:“小说好是好,就是里边瞪眼虎没有展开。”他决心要把这个嘎小子写好、写活,于是便调动全部思维,想自己遇到的嘎人嘎事,想在白洋淀附近看到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素材,像嘎子堵烟囱,用的就是村里一个淘气小孩的事。
开始创作的时候,也是徐光耀摆脱逆境对他的羁束的时候。他的战斗经历很丰富,那些烽火连天的战斗,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友们,都一个个栩栩如生地跳了出来。他沉浸在创作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他把那些想到的嘎人嘎事,按照孩子们不同的年龄段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一排列出来。嘎子的形象出来以后,徐光耀又努力为嘎子寻找一个最好的活动环境。当他想到那苇塘纵横的白洋淀时,他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小兵张嘎》终于在1958年夏季创作完成。1961年12月刊发在《河北文学》上,1962年出版了单行本,196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在白洋淀上开拍《小兵张嘎》,导演是崔嵬和欧阳红樱。从此,一个塑造白洋淀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机智形象的电影,传遍了神州大地。多少少年儿童梦中寻求他,把“嘎子”的形象树为自己学习的楷模 。
马铺听渔歌

徐光耀身处逆境写“张嘎” 3.jpg

[清]孙 钥
鱼镜鹊池另有天,轻帆迎旭带浮烟。

沧浪曲罢人何处,恰好同游便是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