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曾在白洋淀边“绽放”。 而今,那群诗人已白发飘零,他们的故事在水雾和夕光中渐渐散逸。这片承载过伤感和冲动的湖水越来越清澈,可再难浮现出那样具象与隐喻的诗句。 诗人照片挂在村头,诗句写在村外码头边墙上,诗群成了渔村一个旅游品牌,上岁数的村民还可说起诗人习性和轶事,熟稔的语气中偶带调侃,仿佛念叨远游的兄弟…… “记得河湾里灯火聚集/记得渔船上话语亲密/记得你们款待我的老酒/还记得你们讲起的风暴与遭遇/当然,我还深深地记着/就在黎明到来的时候/你们升起布帆/并对我唱起一支忧伤的歌”。 1969年北京青年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乘一辆马车到大淀头村插队。 之后几年他们在这里迷惘、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在这里写诗。同村有根子(岳重)、白青(朱继和),邻村有林莽(张建中)、宋海泉、周陲等。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群20岁左右的青年用诗歌表达、抚慰自己。宋海泉说,当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开始,“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了那一代城市少年强加于身又无可逃避的命运。 他们“感到一种被抛弃的痛苦和惆怅,一种强烈的幻灭感和对前途的渺茫,对于家园的眷恋,固执地守卫着已经破碎的理想”。 林莽回忆说:“那是一些在孤岛上的日子,既有正午的阳光,也有深夜的冷雨……在寂静的寒夜里,我找到了诗:这种与心灵默默对话的方式。谁曾幻想过、渴望过,谁曾希望过、绝望过,谁曾经历过、痛苦过,谁就会懂得。” “抖索飘摇的枯叶被带上长空/哀鸣失群的孤雁被留在沙滩上/同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流浪汉蜷曲在冰冷的栈房。”(宋海泉《流浪者之歌》) 时代注定了那代青年漂泊的青春,相对于边疆等知青集中区域来说,白洋淀距北京近,饶有鱼虾莲菱,生存压力不大,水乡管理也不像边疆那样严格。 这里原非知青集中安置地,但政策要求各地必须欢迎知青,有些城里青年回原籍,并引来同学,他们大都来自知识分子或干部家庭,家长被“打倒”了,城里呆不下去,串通着来到白洋淀。 北岛(赵振开)写道:“白洋淀的广阔空间,似乎就是为展示时间的流动――四季更迭,铺陈特有的颜色。不少北京知青到这儿落户,寻找自由与安宁。” 知青们也常回京,通过“地下文化沙龙”,接触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如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等。 生存无忧,环境优美,又接受了最新文学潮流的影响,使这些年轻人能充分进行自我艺术表达。 |
庆都山·唐尧古镇由瀛源集团旗下康养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总占地24
抱阳山景区位于满城县城西3公里处,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抱阳山
简介腰山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
北岳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
门票价位及说明:50元/人,16人以上8折,军人、老年人持有效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