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从头至尾看糊顶棚,是邻居家哥哥娶媳妇,时间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才几岁。那时我们小孩子没什么娱乐,尤其是冬天,看着大人们糊顶棚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看了“热闹”,有时还能获得一些师傅们裁下来的废纸条,一举两得,的确不赖。
那时村里家家住的是土屋子土炕,能称得上“装修”的,也就是墙面亮白、顶棚糊纸。糊顶棚邀请师傅,得管饭,好吃好喝,有酒有菜,还得准备烟卷儿(香烟),因此一般人家平时舍不得,屋顶上的柁木檩架儿就裸露着,看着寒碜也没办法,条件不允许呀。只有攒足了力气盖了新房,或孩子娶媳妇办喜事,稍有条件的人家才会请来师傅糊上顶棚。
我们老家糊顶棚一般都是用秫秸做架子。记得那时我们村白洋淀边上的地大都种高粱,每当秋天高粱熟了,把秫秸拉到家来,并不着急上垛,而是几个高粱个子立着搭在一起,晾晒,等秋忙一过,把秫秸里直溜匀实的挑出来,我们跟这样的秫秸叫“架杆儿”,是专门用来糊顶棚的,到时候既可自用,也可以卖钱。既使这样一根一根挑出来的秫秸到糊顶棚时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师傅们还得用灯火把弯曲处烘烤弄直。
烤杆儿是糊顶棚的第一道工序,接着要在架杆儿上缠纸条,纸条一般是桑皮纸一类的,没有条件的,也可托亲戚在机关单位要些报纸,裁成条,虽效果不太好,但依然可用。其实无论用那种纸,纸要有韧性而粗糙,这一方面是缠架杆儿是不容易断,二是附着力强,因为最后顶棚纸都是要糊在这架杆儿上的。
把料备好了,要超平,扎架子。我们老家的房子一般都是一出水的,前低后高,前檐檩比最后一根檩至少要低一尺多。超平时一般以前檐檩的上端为准,然后用架杆儿圈边,也就是以前檐檩上端为水平线,圈个边,然后在檩上或椽子上固定支杆(也叫“立杆”),支杆“株距”大概一尺多,具体尺寸师傅会根据你家房顶的面积进行等分。每根支杆下端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与四周圈的边持平,再把长架杆儿水平固定在支干上和圈边上,一般用麻绳捆绑或竹钉、铁钉钉住,这样顶棚的架子就搭好了,很类似现在装修做的龙骨。
最要样的工序是糊纸,这可是脸面,前面的工序都是为这脸面服务的。纸一般糊两层,第一层打底,这层纸要韧性好,表面粗糙,附着力强,大都用比较厚的粗白纸,当然如果你想省钱,有门路,也可以找报纸来用,报纸虽不及糊顶棚专用的白纸,但尚可就合,糊这层纸的难度是要把它粘在架杆儿上,糊上去既要张紧,又不能开裂,更不能从架杆儿上脱落,这需要经验,更需要技术。等第一层纸的浆糊基本干了,粘牢固了,才可以糊外面一层纸。
外面一层纸比较讲究,记得有两大类,一种是大白纸,一种是花纸,花纸种类繁多,大小好像都是对开。那时讲究白墙、白顶,四白落地儿,小屋干净利索,亮亮堂堂。但如果是孩子结婚,那就得用花纸了,花纸热闹喜庆,但好的花纸的价钱要贵得多,如果不是孩子结婚这么大的喜事,没几家舍得用上好的花纸。
无论白纸花纸,糊起来都考验师傅的技术,每一张纸糊上去都不歪不斜不起皱,干了之后不开裂,这劲道掌握得得刚刚好。我们平常人就是给你几张纸让你贴在墙上,贴得整整齐齐,都不好达到要求,更何况是在头顶上方贴,需要举着胳膊仰着脸,眼睛实在不好观察,那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花顶棚,糊的每一张花纸都需要和上一张对好花纹,这样糊出来的顶棚才美观,浑然一体,这难度当然更大。但那时师傅们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震撼,打下手的在花纸上刷好浆糊,递给高处的师傅,师傅从一边迅速对好花纹,用小笤帚往前扫几下,轻、柔、快、稳,一气呵成,那纸似乎被施了魔法,不偏不倚,服服帖帖粘在了上面。我经常看母亲糊窗户纸时,十分娴熟,在窗棱上刷好浆糊,把窗户纸一边先粘好,然后用扫炕笤帚,向一个方向轻轻几胡噜,那窗户纸就糊好了,但显然母亲的技术和这糊顶棚的师傅比起来是有些业余了。每次看糊顶棚的这都是我最喜欢看得环节,年龄稍大了,才有所感悟,此“无他,惟手熟尔”。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纸顶棚开始没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那时人们已经流行吊白灰顶子了。白灰吊顶,需要用竹竿、铁丝扎龙骨,在龙骨上固定苇箔,然后在苇箔表面先挂里儿、找平,用的是麦康和黏土和的擦乎泥,待这层泥干了后,在外面在抹一层白灰糕儿,白灰糕要和麻刀或玻璃纤维和熟分,然后在顶子上抹平,压光。白灰吊顶更美观,更挡风保暖,不怕虫噬鼠咬,使用寿命长多了。
时代不断进步,几十年的功夫,房顶子的美化装修早已更新换代了好几代,现在房顶子的装修装饰美观多了,当然材料和技术也进步多了,纸顶棚成了一种记忆。
(稿件来源:微信公众号“雄媒社”,2021年8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