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伯民
有河就有堤,有堤就有河,堤河相伴生,河堤共形影,堤河同生共荣辱。
不用说水乡泽国华北明珠 白洋淀,有大小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濠,河淀相连,沟濠纵横交错,芦荡河塘密布,村镇园田镶嵌其间,就注入白洋淀的主要河流古时就有九条(徐、漕、雹、萍、一亩、方顺、唐、滋、沙),故称“九河下稍”。建国后,1970年开挖白沟引河,现形成了8条河流入淀,分别是潴龙河、孝义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唐河、白沟引河。因入淀河流多,洼地多,特殊地理环境,构成了白洋淀独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河多堤多就是突出的特点之一。 障水埝(位于寨里乡)
河有名称,堤更是有名有号有美丽的传说,新安北堤、淀南堤、障水埝、千里堤、四门堤等等。虽生在白洋淀,长于白洋畔,童年玩耍堤边河沿,穿行荷塘苇田,青年劳作在堤河之中,步走船载车行于堤河之间,对堤河有一种无比的亲切感,甚至有一种难言的依恋。进入深秋,天高气爽,猛然间有一种实地走堤看河的冲动。
因新区建设,白洋淀错季补水,其中府河是重要渠道。平日过桥疾驶而过,既不能细看水,也没有细想河,更没有时间在堤上实地踏勘。清晨天还没亮,过白洋淀第二大桥,我逆府河流溯源,走田间,穿便道,抄近路,钻水闸,跨水坑,越河沟,绕高岗,登上四门堤。堤上坑洼不平,看上去雨季很泥泞,只得一会骑车,一会步行,左右看河水,上下跑堤坡,抚树干,看草丛,望荷田,观鸭鹅,问老乡,谈堤河,想白洋,思新区建设。
府河与四门堤相伴千百年,我走过多少次也已记不清,但像这样认真的走看还是第一次。 府河大堤
四门堤,始建于秦代,经历宋、明、清历代修筑至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基本成形。经安新,高阳,蠡县,清苑四县,全长115.9公里,其名一说因古堤上有太平闸、龙头闸、淀头闸、端村闸四处而得名;另一说因大堤是椭圆封闭,御东、西、南、北四面之水得名。是白洋淀的主要堤防之一,历朝历代对其修建加固从未停过,目前在安新境内有扬水机站8座,引排水闸20处,堤上全部被林木覆盖绿化。
寨里扬水机站
府河,又叫一亩泉河,明洪武初年,因经保定府,又名府河,发源于保定西部一亩泉,经清苑入安新白洋淀,是白洋淀九河之一,流域面积381平方公里。古往今来是保定到天津的黄金水道,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期,因水势小才停航。
府河与四门堤(雄安建设中的际头临时大桥)
堤随河走,河绕堤行,四门堤与府河便是其中的一对,千百年来相依相随,结伴而行,是白洋淀沿岸人民生生不息,繁衍昌盛之地。因其关呼人民生活,历史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特别是建国后党和政府更是下大力加以修建维护,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更是从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巨大投入,堤河的治理给人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故事,涌现出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时光进入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又给古老的堤河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新生。
建设中的府河入淀口湿地净化工程项目
白洋淀上乘九河,下游进入大清河水系,直抵天津渤海。按照《雄安新区规划》要求,完善大清河流域防洪体系,疏通白洋淀上下游行洪道,全面提升大清河流域防洪能力。尤其是2013年王快、西大洋两个特大型水库连通,并与保定的大环城水系相连,同时与府河相通,从而为保定到天津水路的再次通航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再次通航他不在是人流、物流的黄金水道,而是一条观光追思的 旅游线路。
当展望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建成之时,从保定到天津,从府河到白洋淀,从大清河到渤海湾,从田园水乡到繁华都市,河道内潺水流趟,岸边绿林花丛,淀内碧水荡漾,蓝天白云之下,十里荷塘,万顷花海。各式各样的游船,游艇,穿梭在河中,人座在船中,一边欣赏沿岸美景,一边追议古往历史故事;一边喝茶叙谈,一边听美妙音乐,那将是怎样的一番美丽景象。(摄影:张永生)
2018.10.30初稿2019.10.29再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