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32|回复: 0

古地下长城发现记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145

主题

0

回帖

77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8
发表于 2017-4-26 2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汕头
万里长城,气势磅礴,举世瞩目,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有谁会想到,在中国冀中平原之端的燕南大地,筑有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蔚为壮观、世所罕见的“地下长城”——宋辽古战道!

古战道,在永清县境地下纵横交错。永清古战道是京九铁路出京门后的第一大景观。来此考察的专家和学者断言:永清古战道“可补正史所未载”,并热情洋溢地赞誉:“万里长城与战道,地上地下两奇观”。

超越时空的诱惑

永清县建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始称“益昌”,后历经变革,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永清。该县位于京畿之地,为京师之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工程浩大、洞体结构复杂的古战道,历经几个世纪,安睡得真那么酣甜吗?其实不然,早在百年之前的清代末年,就已经不甘寂寞地露出了端倪,只不过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据介绍,清朝末年一个春天,永清县蔡家营村一村民从田里回来,不小心一脚陷入村头的一个很小的地孔中。他拔出脚刚要继续走路,突然又停了下来,好奇地环视着被乱草包围着的地孔,而后又慢慢地俯下身子扒了起来。地孔越扒越大,往下一看里面黑咕隆咚,一条长不可测的地道伸展开来。此人与闻讯赶来的人钻进地道,转了一段路程,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宝贝”,出来后随手拾起一个瓷盘(后经专家鉴定为明代瓷器)就出来了。以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抗日战争时期,这方百姓为了抗击侵略者,同时也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就在村里村外挖地道。在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西镇村,当时有村民在掏地道时发现了古战道:洞体宽1米,高1.6米左右,地道内有小屋和灯台。在位于县城12公里处的龙虎庄村,村民们那时也发现了地道,而且还在地道内拾到一个锅盖大小的金属片,据说那很可能是盾牌。

瓦屋辛庄村的老人们谈起古战道更是眉飞色舞。1948年,永定河泛滥成灾,大水吞噬了村庄。就在人们惶恐不安,准备逃离时,突然随着远处的一声巨响,不多时,村内大水皆无。人们沿着大水消失的线路寻觅,在村西北角100多米处野外,发现一个坍塌了的大地道口。人们惊愕了:“呀,大水原来都流到这个地穴里了!”

“地下迷宫”,一个难解的谜

几年前,就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发旅游资源时,永清人再也禁不住“诱惑”了。他们心里清楚,如果古战道确有开发价值,再辅以本县的地热资源、“黄金”沙漠、万亩森林和牧场,地上地下将构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届时,将为永清县带来丰厚的收益。

1988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永清县委、县政府抽调出精兵强将,成立了古战道开发小组,先后三次进行了为期120天的调查。初步得知,古战道在永清县77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极为广泛,共涉及6个乡镇11个村,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

结构复杂的古战道变幻莫测,它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汗水。县城西南12公里的瓦屋辛庄村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古战道群,其中“迷魂洞”和“藏兵洞”颇具特色。

3a7f6755af7e389345ba18b4d384f9c2.jpg

走进1号“迷魂洞”,洞顶距地面3.7米;南端为东西通道,长2.9米,宽0.48米,通道的两端各有一小方坑,上面盖有插板砖。该通道东端向北通,经过错综的洞向变化后,进入一个南北通道。在通道西侧,有一高0.4米,基本呈方形的碹门,过碹门又是一个通道……这组地道曲折迂回,拐转均呈90度角。据陪同记者采访的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古战道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王泉介绍说,挖掘中,在这里还捡到一粒古代的铁制弹丸。

仅与1号“迷魂洞”一墙之隔的2号“迷魂洞”,位于1号洞东、北两侧,其回转曲折如1号“迷魂洞”。进入通道前行1.6米,有三层台阶,地道沿台阶向下往东延伸,距台阶3.2米处,两壁出现闸槽,看上去以前曾有过闸门,再向南拐弯后,与1号“迷魂洞”隔墙相接。此洞在向南拐弯后,又分为两支……这地道究竟起于何方,落脚何处,目前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在瓦屋辛庄村古战道群体中心位置,还有一处“藏兵洞”。此洞距地表1.7米左右,有三层朝西的台阶,下台阶后向北拐,进入一南北走向通道,两侧有5间各2平方米的小屋,通道和小屋均铺有地砖。“藏兵洞”通道出口与水井相连。

从掌握的古战道情况分析,永清县古战道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最浅处距地表不足1米,深处则达5米;洞体高矮各异,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从建筑材料看,均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砖砌成。

这谜一样的地下战道,究竟诞生于何时?为什么当时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构建这么浩大的军事工程?

专家学者论战道

古战道在永清县境内大面积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战道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生动的例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内一批著名专家和学者前来永清,对古战道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它修筑的年代、功能和地域的历史背景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与研讨。

断定古战道所属年代的直接证据是砌洞用的砖。经考察,战道砌砖是同一规格的素面砖,硬度大,土质细。据此可证,永清古战道为宋代所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的历史,是一部被异族侵略欺凌的历史,史称“弱宋”。其外患,前期有契丹贵族的辽帝国和党项贵族的西夏王国;后期有女真贵族的金帝国和蒙古贵族的元帝国。辽国掠夺了宋的北部边疆,夏国占据了宋的西北地区。专家指出:北宋与辽接境之要地,在河北方面,以今之大清、拒马两河为防,以益津、瓦桥、歧沟(分别在今河北霸州、雄县、涿县境)三关为锁钥。在宋辽26年的争战中,此地区战事最为频繁与剧烈。河北地区之胜败,即可决定两国之命运,故两国军队主力,多集中于此地区。如今发现的古战道,正是宋、辽两国边界的前沿阵地。

专家们断定,永清古战道建于公元1000年前后的宋辽对峙时期。

专家们对永清县古战道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说,宋对辽采取三线防御,第一线是以边关为主,现在发现的古战道在边关以北,有可能是边关的配套工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实地考察后,对古战道的重大发现欣喜不已。他即席赋诗:“引马洞真引马来,洞门今始为君开;追源嘉靖霸州志,宋筑备辽莫许猜。”同时,专家们认为,古战道和万里长城同样是防御工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起到的作用不逊于万里长城,称得起“国家之瑰宝”。它为文物、历史以及古代军事、古代建筑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研究,提供了新课题。有专家指出,古代军用地道多是用来攻城的,永清地下古战道,对攻城地道是个发展,是我国军事史上的重大发现。

“杨家将”:讲不完的故事

宋朝杨家将抗辽兵的故事家喻户晓。它犹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令人痴迷和眷恋。杨业、佘太君、杨延昭和穆桂英等杨家将的故事,在永清县流传甚广。

民间文学和戏剧里“杨六郎威镇三关”的“三关”就在现在的雄县、霸州境内。史载,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杨延昭(杨六郎)被调往保州任都巡检史,负责河北边防长达15年。

永清县后奕村有一土台,相传此台“高数丈,广七亩”,据县志记载,为“宋将杨业所筑。”此台亦称“六郎台”,宋军在这里操练人马,以备辽军进犯。

老君堂村西北方向有个叫“磨齿地”的地方。这里灌木丛林茂密,其中有不少斜坡和沙岗。村里的老人讲,“磨齿地”原有一片长年生长的野草,它的颜色是鲜红的。相传,那是穆桂英分娩时染红的。民间传说,穆桂英巧借这里的复杂地形,摆了一个“迷魂阵”,辽国元帅韩昌带着全军将士闯入“迷魂阵”后,突见狂风大作,尘沙飞扬,难辨东西;而此时,宋军号角齐鸣,杀声震天,辽兵失魂落魄,死伤惨重。

县城北10公里处,有一片林木丛中凸起的沙丘,高十几米,方圆达几千亩,永清人把这连绵起伏的沙丘称之为“金沙滩”。传说,当年宋辽两国皇帝御驾亲征,曾在这里摆下战场,结果由于奸臣出卖,宋军大败,杨家将血染沙场……

据了解,永清县在建于宋代的55个村庄中,村名与宋辽战事有关的村就达36个。如:

杨官营。杨延昭曾在此地运筹帷幄。

千人目。据传有宋军阵亡将士合葬于此。“目”与“墓”谐音。

寇家垡。传说宋景德年间,宋辽交兵时,寇准随宋军曾在此住过。

老君堂。村南200米处原有一庙,名老君观,传说佘太君率兵在此驻扎过,故取名老君堂。

东解口、西解口。宋辽交战时,双方伤亡惨重,故立村后取名“血口”,后改为“解口”。

韩台。相传辽军大元帅韩昌在此建点将台,故得名。

沧海桑田,岁月流逝。杨家将与永清的“姻缘”,真是“扯不断,理还乱”呵……

古战道——亮出你的本色

专家定论:永清古战道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古战道遗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流经永清县的永定河历史上多次泛滥,古战道内灌满了淤泥。发掘古战道,开发旅游资源,让世人早日领略到“地下长城”的雄奇,一直是永清县决策者们多年来奋斗的目标之一。

采访中,永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克芝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永清县就拟定了一个旅游开发规划。基本思路是:地上地下同步,自然与人文结合,以地下古战道为依托,以杨家将的历史和传说为内涵,辅之以森林、沙丘和温泉,建成别具特色的“宋辽古战道”旅游区。应当说,开发古战道的这一构想,是激动人心的;然而,将构想付诸实践时,永清县组织人力仅开发173米古战道就耗资8万元,那么遍布全县6个乡镇300多平方公里古战道的开发,在资金上对永清县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难怪永清人感慨地说:“古战道是个宝,缺钱办不了。”再有,尚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层面对古战道重大价值的认知度。永清县同志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永清县地下古战道的发掘、保护及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大力扶持。

面对永清县古战道开发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向前迈步?记者建议: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永清古战道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可以将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宋朝杨家将镇守边关的故事和传说与古战道的宣传相结合。古战道宣传层面扩大了,那么永清县也自然而然地“一鸣惊人”了。

招商引资,走联合开发之路。永清县位于京津之间,交通便利,可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本着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吸取国内外资金开发古战道及所属旅游项目。

利用充沛的地上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以“地上”补“地下”。旅游资源丰富是永清县的一大特点,该县拥有近200平方公里的地热资源,有绿荫蔽日的森林和绵延起伏、十分壮观的沙丘。可以结合杨家将的历史传说建成宋辽古战场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还可以开设森林浴、日光浴、沙浴等旅游项目,使之形成各具特色,又成龙配套的名胜旅游区。这样可以以地上旅游收入,弥补地下古战道开发之不足。

开发古战道,功在当代,利在子孙!

“地下长城”,天下奇观,生命永恒!

(稿件来源:《旅游》,1997年09期)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