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呢,说说总容易。文学的事情尤其是这样。很多人印象中的作家,也就吟个风诵个月,能有多大价值。偏偏我们选择了这一行,甘苦皆自知。我小时候从读四大名著时就崇拜文学家,有一度曾想,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写得完。因为,一、二、三是要一笔一画写的。卫东兄的这本书按说也不算厚,每一行字都让我读得很慢,读得很有压力感。我觉得他就是在做一件文学上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单纯地写这本书。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品读、去琢磨这本书,给我更多的是他的人文情怀。在白洋淀地区,卫东兄被人封了一个“文化学者”的称号。或许看他本人儒度翩翩,或许看他著作频出,或许是赞佩他解读了地方美食,或许是看他为人师范,或许是看他领导了不少文化活动,为此,我觉得这些都不够,他骨子里还有更纯粹的东西。一个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做成多少事,有多大的影响力,取决于一个人内心,表现在取舍。取舍,是卫东兄的智慧。这本书,也是他取与舍的成果。
我在县一中读书的时候,卫东兄已经在教育局上班。那时候,我把他当作老师。他对我偏爱有加,说俗点是前世的缘分,说实话还是彼此交真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这哥还是以前那位大哥,我当然还是对他尊重有加的老弟。说起来,这本书之外的想法,我还能体味一些。他嘱咐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位文学界大家作了很专业的点评。我想以我自己并不成熟的角度,聊几点感想。
收藏界有共识,好东西,越古老,越有年代感,价值就越高。《鱼王外史》用了一种老写法,像古体小说的形式。这种写法现代人用得少了,能接受这种形式的读者也少了。少,恰恰反映了一种稀贵。一般作者还驾驭不了,因为这种章回式的写法,有其独特的结构,环环相扣,章章相连,要注重情节的设计,要费一番苦心思。他写的内容也古老,没写当下,却以古喻今。虽然是故事,但是故事里有好多值得考究的内容,自然是费了心劲,认真查历史得来的,就如《红楼梦》里面的药方子,如今仍然是管用的。他写作时注重历史的细节,整个故事不仅有长长的纵深感,也使全书增加了可信度。比如他写“圈头”村名的由来,牵扯到了这个村子的建村历史,明永乐年间的事,你不研究,怎么会知道。这个村子最早也不叫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至于为什么改,你不读书,怎么会知道。书中还借周秀才和陈武的口,把白洋淀、新安县、鄚州等地方的地理、沿革等给读者一一交代。书中还借老木匠的口,介绍白洋淀造船的历史。虽然是文学作品,但这增添了真实的分量,有什么不好。这种分量,我惦的挺沉。以认真的态度融入真实的文学,难道不是作家的责任?某种程度上,这本书把白洋淀的文化发展脉络呈现了出来。
书中写景、写爱、写情、写船、写鱼、写人都透着浓郁的古香古色,一书的色香带我们进入穿越的情境,给读者一卷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当然,这卷画是美的,美在有古典之风,有荷花满淀,有渔船人家,有朗月高悬。
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土得掉渣的东西,越能品出味道来。这本书,大家都有共识,写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部民俗故事。家在白洋淀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认真地思考过自己从哪来,到哪去。卫东兄作为一名本土的作家代表,带着祖辈相传的文化血脉,以文字反哺家乡,当然是难能可贵的。文学是人学,更是语言学。卫东兄把我们老家的语言运用得十分恰当自然,在书中读到的很多土语,如“呱呱鸡”“洚河”“汕眼”等,如果摘录下来做出标注,也可以编一部白洋淀俗语“词典”。中华语言博广无穷,是老百姓在生产家,写自己最切身感受的,才能精彩。“我们水乡把打鱼叫打河田”“中午吃点干粮,叫作吃晌午饽饽。打鱼的方法主要有撒网,下网,下卡,下花罩,下蒌子,搬罾,端回子,挟罱子,拉大绠,到了冬天还有出汕,叉旮旯等”“这里有句俗话‘勤罾懒网自在箔,要命的罱子你别学’,是说搬罾要勤快,下网要多等些时间,下箔就自在了,早收晚收都没大事。最要命的就数挟罱子了,身子不够壮实的千万别干,会累死人的”,这些句子多亲切啊,如果真的都弄懂了这些话,才会知道白洋淀地区的人民创造力是多么的强,生活语言是多么的生动,由此,白洋淀源远流长的文化才多有吸引力。
做一个爱家乡的人,在自己的文字里拔节成长。这本书是卫东兄众多著作中的一本。他不少作品,都是开口很小,内涵丰富,余味悠长。生活中,他不乏幽默,却又饱含深情。他当县作家协会主席期间,接待了不少国内文人墨客和朋友。相聚时刻,酒催兴来,他总会深情朗诵古人吟咏白洋淀的诗作。从他抑扬顿挫且带着白洋淀乡音的普通话里,感受到的是他对家乡的热爱,那么真,那么纯。这本书中一样透着那种味道。我在读时,曾想像以卫东兄的口吻,一句一句慢读、慢品,想象一个有滋有味的场景,想象一个接地气的氛围。倘若有人以评书的模式讲一讲本书,是不是也能行?但是,评书人不一定会把他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生长、生活于白洋淀,属于白洋淀,他的著作属于白洋淀人和热爱白洋淀的人。多年来,他率领一众文友,在文化宣传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深入挖掘白洋淀地区的历史文化,奔走于田间村头,广泛接触本土的文化名人,及时保护历史遗迹,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对于本乡本土的文化,他总结时轻车熟路,写作时游刃有余。并且哪里重、哪里轻,哪里值得保留和发扬,哪里需要改革或屏弃,都在他的囊中。书中人物的描摹刻画,笔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在利用这些人说点他自己的话。人物的命运也不是一样,我们白洋淀的先人们,都那么活灵活现,这之中也有卫东兄的理想所在。我还是佩服他每一个故事的标题,精心做了推敲,堪称匠心独运,这也是本书的亮点。在平仄工整的形式中,作家深厚的诗文韵律底蕴展露无遗。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书本实际上提供了很大的信息,爱美食的卫东兄在书中写了“八大件、八凉菜”等菜单,一目了然,令人目瞪口呆,你会惊叹他知道的真多。实际上一本书也可以成为一座博物馆,这本书里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珍藏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家的一片心血。卫东兄博学多才的文化修养,奠定了新时代白洋淀文化学者的地位。
当下,白洋淀涌现出了好多有成就的作家、诗人,他们大多是我年少时的伙伴,同卫东兄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和卫东兄并肩战斗,生活在文学的白洋淀,拿着笔写家乡。在这一方面,卫东兄早就带了个好头。家乡雄安是千年大计,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而我们祖辈生活在这里的文人墨客,亲身体验着家园的变迁,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冷静思考之后,如何为白洋淀后人们留下点什么。风来荷动,鱼儿总也离不开水,水当然凭鱼相欢,卫东兄站位高,看得远,又脚踏实地,在广阔的白洋淀水天之中,如鱼龙腾跃,舞得怡然。
2020年7月21日于石家庄
(作者系冬子李同乡,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办公室主任)
(稿件来源:《鱼王外史》中国书店,2020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