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 可以说,因白洋淀水域辽阔等原因,形成了一些地域的出行,独具了地方性质的方式。以淀区的纯水村为例,行舟出入是最为寻常的事宜了,但在旱区人众来看,却是彰显的非常新奇。 <span]而居住于淀畔的村庄,也会因水路的阻隔,要想去邻村出行办事,在舍弃行舟方式后,要绕行几倍的路程方能到达。故此,船是这个地方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就以当下的端村至淀南的这段水路,其重要性与时效性堪比苏伊士运河的作用,为来往的车辆行人提供着一定程度的便捷性。
<span]虽然,历年来对于这段水路运输的质疑声不断,但又因其作用的无法脱离,各个阶层也不过是几声牢骚过后,回归现实罢了。可至于谈论多年的一桥天堑,估计也只是后话了吧。 恰巧看到了邓志庚老师及其白洋淀文化研究院发布的这篇文章,以其客观理性的进行了概述,非常让人折服,特此引用于平台,以供所有看客欣赏吧! ——碧水白洋
天堑盼通途
作者:邓志庚
<span]白洋淀水域由143个大小淀泊组成,其中最大的淀叫做白洋淀,方围60里。此淀最狭处的北岸是端村镇,南岸各村俗称“淀南”。白洋淀烟波浩渺,成为南北陆路交通的“天堑”。
端村镇自古为水上交通枢纽,往来于保定府、天津卫的船只大多由此中转,淀南、淀北的往来也仅靠木船通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淀水严重阻隔着南北交通,制约着经济往来和交通出行。
<span]智者总能发现商机,商机表现为需求的产生与满足。淀南辛庄和淀北端村的村民经过协商,组织起摆渡船班,摊资购置了机械摆渡船,承载起行人车辆的通途。摆渡班与时俱进,随着运输量的不断增加,不断提高运输船的吨位,现今的摆渡船,单只载重已达百余吨。
<span]船班的成员都是弄船的行家里手,能保证摆渡船平稳进出码头,一个人就能灵活驾驭。渡船和码头上配备了救生员、救生衣等安全设施。 端村镇的陆路交通南北有“端新”路,东西有四门堤路,加上白洋淀南北摆渡,也称得起是水陆交通枢纽。但是摆渡过淀毕竟费时费力,同时存在安全隐患,成为制约交通顺畅的“瓶颈”。很多车辆宁愿不远百里绕道而行。大家期盼借助雄安新区建设之力,或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来自:白洋淀历史文化研究院、白洋微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