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著名的敦煌城南约5公里处,有一片巴丹吉林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这里黄沙纵横、峰峦交错,在沙峰的怀抱里,有一弯新月样的清泉陪伴着寂寥的沙山深谷,于是造就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难得奇景——鸣沙山·月牙泉。 千百年来,那月牙样的清泉犹如一块晶莹光洁的翡翠,镶嵌在漫漫的沙海中永不枯竭;那金黄色的沙山伴着风的舞动会发出奇异的鸣响,给寂寥的大漠增添了别样的灵光。 两年前,老头金曾来过这里,转眼间一切都在改变。 景区门内那广阔的沙海中,建起了游览车的跑道;月牙泉旁可以随意攀爬的沙山,如今已被绳索样的篱笆隔绝;曾经给游客带来无限乐趣的滑沙,已经全面禁止;通往月牙泉的入口处则建起了木栈道和人造景观。唯一让游客感到惬意的是,在周边沙山的陡坡上设置了夹着木板条的绳梯,那木板半埋在沙中,给攀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以往那种走一步陷半步的情况不再发生。正因如此,鸣沙山上的人影也变得络绎不绝。 唯一不变的,是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历史冥想:
我多想带上装满梦的行囊
牵一只骆驼去那风沙弥漫的远方
我多想沿着遥远又遥远的古道
寻找我梦中的大漠敦煌
穿过祁连山的六月飞雪 走进炎风吹沙的大漠
我寻一把先人遗留在那里的石斧
看它是否还能劈出四千多年的火光
追赶丝绸之路落下的夕阳
跋涉在曾经鼓角争鸣的河西走廊
我想找到三苗人留下的陶器
让它盛满历史的冷热和苍茫
我想听到羌笛穿透千古的余音
在荒原的夜空里哀怨悠扬
借着大漠的冷月寒光。
我多想找回乌孙人失散的牛羊
在漫漫狂野中赶路。
我多想举起月氏人的宝刀将夜空划亮
我望见浩瀚的沙海如血的残阳
远处传来铁蹄铮铮烈马奔腾的轰响
一支剽悍的胡骑消失在流沙的尽头
远离了草原和毡房
我望见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的马队
马踏飞燕的嘶鸣声扬四方
我望见汉武的狼烟扬起旌旗遮日的豪壮
飘逝在风萧萧路漫漫的边关
那鸣沙山千年不绝的鸣响
每一声吟唱
都是英雄泯血长笑的悲壮
那月牙泉甘冽清澈的水塘
每一个眼神
都曾凝视过扬鞭的牧人拓荒的农夫玉门关的残垣断壁
望断多少远行的商队往来的使者
阳关三叠的千古绝唱
又有多少故人
更尽一杯酒从此不见回故乡 ……
——摘自网络 朗诵诗《大漠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