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旅游门户站
  • 打造白洋淀旅游服务平台,欢迎合作发展。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24|回复: 0

《鱼王外史》第三十七回

[复制链接] 认领更换作者

78

主题

0

回帖

43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8
发表于 2017-9-23 1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西
迎远客乡贤点奇菜  奉尊长寻访秋风台


      却说陈武自饭馆开业以来,就把三年来私自揣摩的各种新菜拿出来试做试尝,每过几天就推出一两道新菜让老顾客尝鲜提意见,那些远近美食客纷纷慕名前来,吃完之后个个满意而归。有个嘴刁手窄的、摆阔缺银的陈武也不戳破面子,笑着记帐,实在还不上也就算了。这么一来二去,桥头饭馆的名声叫响了,陈武的仗义也传开了。

      到了中秋前一天,陈德正先生一个弟子过来传话说,后天老师的两个老友从京里来探望,老师想在桥头饭馆包桌待客,除了平常水乡菜,陈先生又专点了两道奇菜:泥鳅钻豆腐,黑鱼馅饺子。叮嘱陈武提前备料,一定要让京里老友吃到白洋淀特色美味。陈武见是名儒陈德正先生的吩咐,当下满口应承,让传话弟子回复先生尽可放心。

      待那人走后,陈武赶忙去桥头市场买下几斤本地新鲜泥鳅,回来放进清水桶中,两个时辰换一次水,让泥鳅把腹中秽物慢慢吐出来,把肠子涮干净。又买了两条三斤多的大黑鱼放木桶里养着。到了约定的那天,陈武把黑鱼洗净开膛,顺背脊大刺把后背两条子嫩肉割下来,切片剁馅。然后让秋菊用切成两截的白萝卜往鱼馅上轻轻墩,墩几下把扎在萝卜断面上的小猛刺拔出来扔掉,直到没有刺了才下佐料搅拌,鱼馅拌好后放置备用。秋菊再取上好麦子面和好准备擀皮用。

      将近中午时陈德正先生陪两位朋友步行过来了,陈武忙迎出去,让进里屋雅间,让秋菊沏了黄山毛峰茶奉上。这陈德正先生已经五十几岁,却身形矫健,谈笑从容,自有一番儒者风范。陈武让黄缨子先上凉菜和杯盏,吩咐要小心侍候,不可失礼,他这才回厨下做那道泥鳅钻豆腐。

原来做这道菜需把握好几个要点:豆腐要软,必须是本地卤水点的上等豆腐一大块,提前用淡盐水泡一下,吃着有味;锅里先放凉水,再放泥鳅,最后放豆腐;加热要用微火,让水逐渐变热,此时泥鳅感觉水热豆腐凉,才会奋力往豆腐里钻,等几条泥鳅都钻进豆腐时,才开始加葱姜蒜和酱油、盐,加大火炖制。这道菜一般厨师做不出来,只要是泥鳅不鲜活,豆腐不软滑,火候不恰当这三条占一条就不能成功。因此这泥鳅钻豆腐只有陈德正先生才敢点,也只有陈武才敢应。

等这道泥鳅钻豆腐一上桌,那两个京里老友眼都直了,他们闻闻味,看看形,先是啧啧啧连声,待到各夹一条泥鳅吃了,更是连声叫绝。陈德正先生笑道:再尝口豆腐吧,鲜味都炖进豆腐里了!

主客间谈笑正欢,秋菊端了一大盘黑鱼馅水饺放在桌上,说道:请各位先生品尝水乡风味,还望多多指教!

大家见这水饺皮薄馅大,爽白精致,早已暗暗叫好。等夹起慢咬细嚼,只觉清香滑嫩,满口余香。其中一位叹道:兄弟也算是吃过八方的人了,当年在山东烟台湾也曾尝过鲅鱼馅水饺,可这黑鱼馅可真是头回吃到,真是不虚此行啊!

陈德正先生笑道:那鲅鱼只是一条主刺,两侧全是鱼肉,做馅自然方便得很,可这淡水鱼嘛,只有黑鱼是蒜瓣肉,可以做馅不散,但去猛刺却是窍门,不然扎了嗓子可不是好玩的。这黑鱼饺皮和馅是洁白一色,观之如一件玉质古玩,闻之又清香四溢。细品其味,有鱼肉的鲜香,不同于羊肉之浓烈,又异于猪肉之肥腻,却是带着野淀气息的绵长之香,令人食之难忘、回味无穷呢。

众人鼓掌大笑,齐声道:精妙!葛城先生又可作一篇食饺美文了!

一个老友说道:对呀,文人雅聚,美食当配美文!世人皆知葛城先生诗文高绝,曾被方苞大师誉为当今难得之才。不知近年有何新作,拿出来让我兄弟共享一番吧!

陈德正不愿扫兴,便敛衣站起,正色道:既是如此,那就把近日拙作《长歌行》吟诵出来为佳宾挚友助兴吧。

日月逝不处,少壮能几时。行行薄暮景,去去不可追。

衰颜坐自槁,华发无再缁。天运有时极,人寿安可希。

饮食拳形体,魂魄来居之。吾生一侨舍,日久终须辞。

所忧名未立,腐草忽同归。茫茫百世后,知我复为谁。

寸心揽万古,中亦有所持。长歌泣泗下,千载魂同悲。

众人听罢,顿发人生苦短,离骚天问之悲,相对唏嘘,不由又洒下几滴老泪来。

自那日宴客后,陈德正先生又来饭馆吃过几次,与陈武渐渐熟悉了,也就放下了名儒架子,论起本族同宗之谊。却说霜降后这一日,陈德正派人来请陈武,说是约了州学训导去游秋风台,让陈武备几个卤菜带去陪同。陈武不敢怠慢,忙备了咸鸭蛋,熏鱼,卤豆腐,花生米几样,再提上一坛烧酒,十个烧饼,在饭馆门口候着。等陈先生的马车来了,陈武才见过礼上了马车,三人同向城西去了。

这三官庙建在安州城西北五里郊外,供奉天官紫薇大帝唐尧,地官清虚大帝虞舜,水官洞阴大帝大禹。三官庙旁有高台名秋风台,明代《安州志》里有这样的记载:“三官庙前,旧有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秋风台上立有“古秋风台”石碑一座,不知出自何年。安州亦称濡阳,这易水秋风便是古濡阳八景之一。郡人邵锡有咏《秋风台》诗曰:

易水北风寒,荆轲去不还。

千秋宝剑气,犹在碧云间。

三人到庙中上香拜谒一番后,就出庙门沿土路登上这几丈高的土台,在石碑旁放下小桌、蒲垫坐了,摆上小菜和烧酒,慢慢品饮起来。原来这秋风台下有一条长河与大淀相连,当年也是一片汪洋水泊,此时却只有窄窄的河道中有些积水,却很难行舟了。此时从高台望去,河道两侧莽莽苍苍尽是芦苇,那芦絮在秋风中摇荡,河鸥水鸟起落其间,令人不由追忆起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壮美!

安州学政姚先生叹道:说起这安州的秋风台,那易州同仁总是大为不屑,说他们燕下都有古迹,有传说,荆轲饯别处必在易州。

陈德正先生喝了一口酒,坦然道:此事虽无定论,我看在安州饯别的可能却最大,《史记.荆轲传》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惭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即祖”,就应该是到了祖泽,也就是白洋淀后才弃舟登岸,自此改乘车马南行到开封,再西行去咸阳,这是荆轲西行的最佳路线!再者,诸公细想:荆轲此行乃生死永诀,太子丹众人理当送到国境边,不能只到京郊。而白洋淀正是燕赵分界之地,送行至此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陈武听到此处不由问道:这祖泽便是白洋淀可有古籍出处吗?

陈德正先生道:这是自然。《墨子.明鬼下》有言“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祖与云梦泽相比而论,可知必祖泽也。而燕之属地,大泽者无他,惟此白洋淀耳。西晋左思《魏都赋》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之句,唐代李缮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其位置必是今天之白洋淀无疑了!

姚学政叹道:久闻先生学问广博名播天下,今日聆听高论确是拜服了!

那陈武只是点头,心中更觉得真是高山仰止了。

(稿件来源:《鱼王外史》中国书店,2020年11月)

论坛/群组 帖内广告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全局 页尾通栏广告
全局 对联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