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自古为众水所汇,接纳着来自不同方向的众多河流。这些河流的形成与演变,不仅对淀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与这一地区的历史走向、文化发展、甚至是国家安全都是息息相关的。对于白洋淀地区而言,水系是所有历史文化的载体,从易水长城到瓦桥关,从濡水之盟到宋辽对峙,从金章宗建渥城到康乾建水围行宫,无一不与“水”字相关。所以,学习白洋淀历史文化必须要从水系开始,否则便会距离历史真相越走越远。
白洋淀的水系非常庞杂,不仅体现在上下游支流众多,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河道变迁较大,以及不同时期、甚至是同一河流的不同分段名称叫法都不一致。这让我们后人读起古籍文献来难免眼花缭乱,不知其所指。笔者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对白洋淀水系的认知还是一知半解,但从中领悟出一些规律,可以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
一、白洋淀的演化
白洋淀水系的演化形成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自然河流、人工疏浚和灾害影响。
自然河流多产生于人类历史初期,源头之水依照地势,自上而下,任意漫流。自然河流是没有堤坝,堤坝是人类干预自然、护卫河道所产生的结果。上古时期,人类生产力低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黄帝)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低下。因此,在先秦时期的文献著作里记录的河流、湖泊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山海经》、《尚书、禹贡》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河流进行疏浚是大禹治水,使得黄河“北播为九河”后,在今清苑县境内折而东流,“同为逆河入于海”,这也是白洋淀被称为黄河故道的原因。东汉建安11年(公元前602年),曹操北征乌桓,为了运输军粮,命董昭在白洋淀下游开平虏、泉州二渠,这对今天的大清河水系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对白洋淀水系最大的一次改造发生在北宋时期,雄州知州何承矩“议因陂泽之地,临水为塞,筑堤储水,以限戎马”,这让易水、滱水、滹沱水等绝大多数河流纷纷改道,自边吴口入淀。因此,《读史方舆纪要》认为,“宋人引水做塘之后,而川流之故道益乱矣”。
元明清三代,白洋淀的河道变更主要出于自然灾害的因素。不可否认,何承矩“沟通塘泊”对于白洋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为后来自然灾害频发埋下了种子。先是滹沱河带来了大量泥沙,使得白洋淀湖底被不断淤高,滹沱河最终也因洪水泛滥而改道。接下来,为了倾泻易河之水,元至正中又凿四殳河,“分易水为四流”。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杨村河决入,始成泽国”,白洋淀进入丰水的高峰期,河流状况又有了新的调整。自清康熙以后,河流改道更加频繁。尤其是雍正皇帝采取的“填湖营田”政策,使得白洋淀水体开始萎缩,部分河流断流,大溵古淀彻底消失。加之上游浑河(永定河)的屡次决入,赵北口十二连桥下“淤垫日甚”,雍正至道光间先后在赵北口增开桥梁4座、并开挖了大港引河、中亭河等多条人工河道。
这些演变是造成白洋淀水系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