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随风荡,绿叶映红莲。7月18日,正值 白洋淀最美时节,徐光耀文学馆开馆仪式在 白洋淀文化苑举行。94岁高龄的徐光耀老先生亲自到场,诗人刘小放等部分文艺界人士参加开馆仪式。
徐光耀生于1925年,雄县人,当代著名作家。他13岁参加八路军,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大小战斗100多次,丰富的革命经历为他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源泉。徐光耀的文学创作涉及面广,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话剧,还是电影文学剧本、杂文、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各种文体都卓有建树。从《平原烈火》的感性悲壮,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的理性深沉,为喜欢他的读者展示了风格多样的作品。特别是,他以 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战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成为鼓励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铭刻了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
“徐老是我们雄安人的光荣和骄傲,为表达故乡人民对徐老的崇敬之情,回顾他的成长和创作道路,研究和发扬他的文艺思想和艺术主张,让他的精神继续传承、鼓舞后人,我们修建了徐光耀文学馆。” 安新县委书记刘彦涛深有感触地说。
该馆设立在 白洋淀文化苑的嘎子村,里面集中展示了徐光耀文学著作,全面介绍了徐老身经百战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让人重温冀中人民英勇抗战的峥嵘岁月。
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为徐光耀文学馆题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词:昨夜西风凋碧树,平原烈火炼真金。雄安自古多豪士,慷慨悲歌动地吟。
省作协副主席刘宝书表示,徐光耀与孙犁、梁斌是我省文学领域的大家,徐老身上具有百炼成钢、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他塑造的一个个光辉艺术形象,滋养了我们几代人。徐光耀文学馆的建立,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对弘扬 白洋淀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徐光耀老先生在仪式结束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徐老说:“ 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战、勇于牺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安新区">雄 安新区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文学和其它艺术是一个地域的根脉,希望进一步发扬传承,使 安新区">雄 安新区文化之根越来越壮,文化越来越繁荣,教导人们向上,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奋进。”
采访最后,徐老欣然提笔写下了“无我”二字,寓意他淡泊名利的品格,也是他文如其人的人生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