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岁数虽然大点了,但是我身体挺好、精气神倍儿足,以前造船、修船,现在我研究船、研究船的历史,努力把白洋淀的船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刘广玉信心十足的说。
刘广玉凭借自幼练就的造船手艺,经过多年的潜心搜集整理,倾注半生心血,制作了与 白洋淀相关的大大小小船模100多种,配上图文说明,在 安新县素有 白洋淀“造船之乡”的马家寨村建成了“千年船文化博物馆”。每到 白洋淀旅游季节,来博物馆参观学习、洽谈购买船模的商家和游客络绎不绝。
刘广玉是 安新县马家寨村人,现年70岁,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自幼跟随爷爷、父亲、乡邻学习造船技能,十六七岁就能造 白洋淀所有船只。20岁时刘广玉跟随天津造船厂亲属学习,学会了各种船的图纸设计与建造。年轻时候的刘广玉不仅能造 白洋淀的船,还到全国各地设计制造游览船、帆船、海洋捕鱼船、影视战船官船。据刘广玉自己说,到现在他去过多少地方,设计过多少种船,造过多少条船实在统计不出来了。
刘广玉萌生研究 白洋淀船历史的想法,是从1992年为 白洋淀文化苑做了 白洋淀13种船模开始的,自那时起,出于爱好每年都做几种船模,有种理念就是等自己经济轻松了,把自己和马家寨匠工们造的所有船做成船模,建一个展厅,留给后人赏识前辈们的业绩。
经过30年不懈努力,刘广玉把一个展厅建成了博物馆,现在的“千年船文化博物馆”里,整理编纂了马家寨造船史记、中华漕运史记、 白洋淀民间船文化、 白洋淀漕运发源地等历史文献资料。记录了船在历史进程中的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及历代官方对漕运的公文记载。陈列有 白洋淀各类船、历代漕运船、古代战船官船、海洋帆船、皇家巡视观光船等百余种船模型,配有隋、唐、辽、金、元、明、清、北宋时期造船业,漕运史记文字及图片。
刘广玉情系 白洋淀的船,他的努力和追求就是让 白洋淀船文化和造船技能传承下去,保护好京津冀地区唯一造船村的盛名。为今天 安新区">雄 安新区 白洋淀旅游文化,马家寨造船文化做点开心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