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战国末期燕国义士荆轲的《易水歌》中的极为悲壮的名句,从古至今,传诵久远。在这首歌的后面,讲述的正是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也许就源于此吧!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当时,强大的秦国已灭了赵这是战国末期燕国义士荆轲的《易水歌》中的极为悲壮的名句,从古至今,传诵久远。在这首歌的后面,讲述的正是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也许就源于此吧!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当时,强大的秦国已灭了赵国,兵临燕国城下。荆轲受燕国太子丹重托去秦国刺杀秦王,太子丹等人到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所有送行的人都知道,此去绝无生还希望,所以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打着当时一种叫“筑”的乐器,荆轲慷慨悲歌,义无反顾地登车而去。尽管行刺秦王没有成功,但荆轲的义举也足使后人为之功容。故事中所提到的易水,历代史学家多数认为在易县。其实,易水分为南、北、中三条易水,而南易水流经安新县安州流入白洋淀,并以此为界,以南归赵国,以北属燕国,所以才有“燕南赵北”之称。而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就在安州以北,南易水河畔,当今的白洋淀边。翻开明清《安州志》,有这样的记载:“三官庙前,旧有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对于易水诀别,《战国策·燕策三》曾作了这样的记述:“送之至易水,既祖,取道。”这里所说的“祖”,清代大学者王引之、孙冶让等均解释为“祖泽”,就是指当今的白洋淀——古代南易水河畔,秋风台为荆轲壮别的地方。文中所提的“三官庙”,位于秋风台旁,所说的“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属道教,燕太子丹之所以选择“三官庙”与荆轲壮别,大概有亲临祖泽而行祭,以祈求一路顺利平安的意思。
“文化大革命”中兴修水利时,“古秋风台”石碑被当作基石断成四块使用。1970年,安新县文物普查队在安州普查时,找到了古秋风台遗址和古秋风台石碑,从而使这一悲壮的历史有了明确的见证。古秋风台石碑,现仅存“古秋”、“风台”两块残碑,收藏在安新县文化馆。
1999年6月18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原的《荆轲壮别白洋淀》一文。以古文献、考古资料与地质学研究成果相结合而推定古祖泽的所在,即今白洋淀,从而使荆轲壮别于白洋淀,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荆轲去了,只留下易水秋风在白洋淀。对于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易水之滨的悲壮故事,不知使多少文人墨客、名宦隐士陶醉,因而流连忘返,援笔成章。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国,兵临燕国城下。荆轲受燕国太子丹重托去秦国刺杀秦王,太子丹等人到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所有送行的人都知道,此去绝无生还希望,所以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打着当时一种叫“筑”的乐器,荆轲慷慨悲歌,义无反顾地登车而去。尽管行刺秦王没有成功,但荆轲的义举也足使后人为之功容。
故事中所提到的易水,历代史学家多数认为在易县。其实,易水分为南、北、中三条易水,而南易水流经安新县安州流入白洋淀,并以此为界,以南归赵国,以北属燕国,所以才有“燕南赵北”之称。而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就在安州以北,南易水河畔,当今的白洋淀边。
翻开明清《安州志》,有这样的记载:“三官庙前,旧有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对于易水诀别,《战国策·燕策三》曾作了这样的记述:“送之至易水,既祖,取道。”这里所说的“祖”,清代大学者王引之、孙冶让等均解释为“祖泽”,就是指当今的白洋淀——古代南易水河畔,秋风台为荆轲壮别的地方。文中所提的“三官庙”,位于秋风台旁,所说的“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属道教,燕太子丹之所以选择“三官庙”与荆轲壮别,大概有亲临祖泽而行祭,以祈求一路顺利平安的意思。
“文化大革命”中兴修水利时,“古秋风台”石碑被当作基石断成四块使用。1970年,安新县文物普查队在安州普查时,找到了古秋风台遗址和古秋风台石碑,从而使这一悲壮的历史有了明确的见证。古秋风台石碑,现仅存“古秋”、“风台”两块残碑,收藏在安新县文化馆。
1999年6月18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原的《荆轲壮别白洋淀》一文。以古文献、考古资料与地质学研究成果相结合而推定古祖泽的所在,即今白洋淀,从而使荆轲壮别于白洋淀,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荆轲去了,只留下易水秋风在白洋淀。对于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易水之滨的悲壮故事,不知使多少文人墨客、名宦隐士陶醉,因而流连忘返,援笔成章。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曰: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文章来源:《中国白洋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