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王外史》节选
文 /冬子李
第二十二回 听弦书妙语惊四座 拾金簪初品鲫鱼汤
却说朱满淀送走爹爹后,先是心中有些孤单伤感,过了几天就觉得轻松自在。他十岁上娘就过世了,这些年跟着爹爹过,总还受些管束,挣了钱交爹爹存起来,要零花时也需爹爹准许。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挣了钱自己攥着,到了晚上,年轻小伙子睡不着,望着河道边两岸灯火,那些卖唱的,卖吃食的都是些年轻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脸上都带了媚笑,勾得人心里发痒。满淀毕竟是水乡孩子,虽然心动,也不敢起什么邪念,只是四处游逛看看野景也就回去睡了。
相邻的草棚子里住了母子俩和一个弹弦的瞎老汉,老家是淀南龙化的,孩子爹得痨病早没了。这当娘的年轻时跟师父学会了唱几段弦子书,现在只好跟了这瞎师父来码头上说书挣几个小钱,她儿子如今也长到十七岁了,叫杨小年,白天跟着大人们装卸船,晚上帮娘摆桌子收钱。
且说满淀爹去了天津,这满淀没了伴儿,就常到杨小年家找他玩儿,有时在他家蹭饭,也跟着小年他娘去说书。这弦子书起源就在河北高阳、清苑、安州这一带,主要就是《杨家将》、《呼家将》那么几本,唱当年几家忠臣保大宋、抗辽兵的故事。因为这一带百姓受辽国掳掠侵扰最多,也最恨辽兵,对杨六郎这些忠臣良将奉若天神,所以爱听书的人就多,也舍得为此花几个小钱。当时淀南一带村村都有学说书的,到了农闲时也请人唱个十天半月,就算是农家人的一种精神消遣了。
这杨小年岁数也不小了,看着娘跟她师父不清不楚过日子,也觉得不自在,晚上就来满淀棚子里睡,两人也能做伴说说话。这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月光极好,赵北口镇上人没别的消遣,都带了孩子来码头边的大货场上听书。小年他娘早早让两个孩子吃了饭,用木桶从淀里提了水泼场子,把小木桌和大木凳摆在场子中央。这时听书的人已经来了不少,村里人提了木床子小凳子,码头边的商人租了客店木椅,旁边还摆了月饼,水果,茶水。外地跟船的力巴们不想掏钱,只能站在外围凑热闹,随时准备跑开。
此时只见小年娘身穿花旗袍,手拿黄铜月牙板慢步走出来,在小木桌前站定,环顾众人。此时那瞎子师父也提了三弦走出来,不用人扶,径自走到木凳边坐下,慢捻丝弦,调出几个高音,然后人群就瞬间安静下来。小年娘清清嗓子,脆声说到: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大人不叫了,孩子也不吵了。今天是八月中秋,合家团聚,皓月当空,各位明公稳坐压言,待我们擓动丝弦,慢慢唱来!瞎师父三弦弹起,小年娘打起小鼓,月牙扳响声清越,在河道水面上声闻数里。
那女子开始唱了:上一回咱们说到了哪家哪一个,上一回说到了哪家哪一名,哪里丢哪里找接接连连往下唱,哪里丢哪里找书开正封……一大段唱下来,小年娘坐下喝水。瞎师父三弦戛然而止,然后嘶哑说道:她也唱累了,你也瞌睡了。我老汉就来一个小段,为大伙逗个闷子,解解疲乏,唱的不好,也请各位赏个小钱,让老瞎子有碗饭吃。我在这谢谢各位了!瞎师父站起身举手作揖,然后坐下弹弦唱道:
唐僧取经西天游,
碰到一条小河沟。
师徒做饭没有菜,
八戒下河摸泥鳅。
一摸摸着个王八爪……
唱到此处,瞎师父不再弹弦,伸出一只手在旁边小年娘屁股上摸索起来,女人作势用手中鼓槌狠狠一敲他的老骚手,瞎师父大叫一声,接着唱:
原来是瞎老汉的手指头!
台下哄然大笑,小年娘点头示意,杨小年就端了瓦盆转着收赏钱。那些坐椅子的商人赏钱多些,村里大娘、小婶赏的少些,后面的力巴、闲汉纷纷躲开,瓦盆里只有盖住底的零钱碎银。小年娘又说了:今天是中秋之夜,我祝各位客官、父老发财发福,合家团圆!也请各位多赏几个,让我们这穷苦艺人也买块月饼,过个佳节。我这里为各位鞠躬了!
此时又有几个客商、大娘往瓦盆里扔了些零钱,小年娘一一鞠躬谢过了。插曲完毕,弦子书接着唱起来,直到深夜才散。
以后的十多天每到晚上满淀就和小年在书场上摆桌凳、端瓦盆收赏钱,然后数清后交给小年娘,有时收的多些就得个小赏,两人白天去买炒花生和糖瓜吃。
单说这天收了工,杨小年和满淀回到小草棚里,小年附在满淀耳朵上小声说:告诉你一件好事,咱们发财了!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光闪闪的金簪子,冲满淀晃了晃。满淀吃了一惊,忙问道:哪来的这东西?
杨小年道:我看见大船上一个商人,像个挺有钱的主儿,他领着一个年轻妇人来听书,不像正经妻妾,俩人还遮遮掩掩的。那商人摸摸索索往妇人手里放了个什么东西,妇人捏了一下也不看就揣进怀里了。等散了书我扫地时,就看见是个金簪子掉地上了,我也没告诉娘,要让那瞎老头子换了酒喝,还不如咱哥儿俩留下买肉包子吃。说完做个鬼脸,又把金簪子揣起来了。
第二天,杨小年和朱满淀也不到码头揽活儿,结伴跑到赵北口镇上金银铺外,小年掏出那个金簪子对满淀说:我有娘在,不方便。你去卖,就说是祖传的,你爹病了急着用钱。
满淀照小年的话说了,银铺掌柜盯着他看了半天,又追问了几句,也没什么破绽,就用低价给他兑了银子,嘱咐他拿好,快去给爹拿药治病。满淀嘴上应着,跑出银铺把钱交给了小年。两人先买了两个河间驴肉火烧,大口吃着往回走。杨小年兴奋地说:早就听说赵北口鱼汤天下闻名,也没喝过。今儿咱也去喝上一碗,也算没白来此地走一遭。说完就进了十字路口的章家鱼馆。饭馆伙计见进来两个半大小子,穿得像码头苦力,手里还攥着半拉火烧,就撇着嘴叫道:你们来干什么?讨水喝这可不侍候!
杨小年在靠门小桌前一坐,说:哥们是来吃饭的,一盘花生米,四两烧酒,一钵汆鲫鱼汤!说完掏出一块银子拍在桌上。伙计见有银子,忙换了笑脸进去张罗了。
等二人喝完烧酒,汆鲫鱼汤也端上来了,只见小磁盆里盛满浓浓的白色鱼汤,汤面飘着葱花、香菜,清香扑鼻。二人用汤勺盛到碗里慢慢喝,只觉得从未尝过如此美味,加上酒意上头,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两人喝完汤,把盆底熬烂的鲫鱼也嘬着吃了。等一结帐,杨小年可咧嘴了,走出饭铺,他对满淀道:怨不得人们都说,赵北口的鱼汤——喝也后悔,不喝也后悔。还真是这么个理,不喝觉着白来一趟,喝了才知道,买几斤鱼的钱才喝碗汤,真他妈的贵!
满淀说:我觉着值,这味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真值!
第二十三回 交损友冶游离正道 贪女色欠债入歧途
却说自那日喝鱼汤以后,朱满淀和杨小年就觉得卖一天苦力也挣不了几个肉火烧的钱,还不如享受一天算一天,两人就整日去赵北口镇上闲逛。今天游十二联桥,明天看古戏台,饿了就去买鱼买肉喝烧酒。这一天他们转到镇北的行宫外,见宫门紧闭,门口有两个高大石狮,两侧的暗红宫墙外是宽阔的护城河,岸边垂柳枝叶繁茂,更衬托出一派皇家威严。
两人在门口徘徊张望,不肯离开。此时侧门一开,有一个老丈提着水桶出来,在门前的护城河里打水,走回时看见二人样子,问道:晴天白日的,你们两个后生不去干点正经事,在这里晃悠什么?
杨小年道:今天码头上没活儿,我们哥俩是外地人,想来这行宫看看,老丈能否让我们进去开开眼?
老丈道:这可不敢!此地一草一木都是皇家的,放进闲人有杀头之罪。你们既然来了,我可以给你们讲讲这赵北口行宫的来历,也不枉你们白走一遭。这赵北口行宫建于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占地12亩,建有大殿5间,皇后宫3间,太后宫3间,军机处3间,差办房3间,膳房3间,配房两处6间,东南有坐撵处,西建御花园,东大门前建石坊一座,行宫向西遥看白洋淀水潺潺东来,向南观十二连桥蜿蜒而去,正是虎踞龙盘之所,人杰地灵之乡!行宫内殿阁高耸,花木娇妍,所谓天上神仙苑,人间帝王家。真该看看才是呀!
满淀和小年被勾得心痒难熬,央求道:老丈,我们送你些银子,放我们进去转一圈吧!
那老丈说:进去那是万万不可的,可也有个变通之法。只是你们能有几个小钱?不值我费心劳神的。
杨小年忙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银子,塞到老丈手中。老丈用手捏捏,笑道:打发耍猴的呢,也罢,看你两个挣钱也不易,我就做个顺水人情吧。
他回偏门去拿出一把纸扇,交给杨小年道:你们顺护城河往西走两箭地,傍着宫墙有座三层小楼,门口有人问时你们就拿这把扇子给她看,上了三楼便可把行宫里的楼台景物尽收眼底了,若正逢有运气,兴许还有些别的好处呢。
二人听了忙谢过老丈,绕过宫门一路向西走了一盏茶功夫,就见护城河边有一座精致小楼。楼下护城河边蹲着三个妙龄女子正在说笑洗衣,见来了两个粗衣后生不住向楼上张望,其中有个少女便抬头问:你们是干什么的?贼眉鼠眼望些什么?
杨小年忙掏出扇子说:行宫看门老丈让我们来的,这是凭证!
那少女走过来看了看纸扇道:只有往来船上的客商才能上楼观景,你们付得起银子吗?
杨小年忙把怀里剩的几块银子都掏出来,说道:有银子,你看!
那少女莞尔一笑,道:虽然寒酸得紧,我今日得闲,也就领你们去看看风景吧。
河边两个女子听了,也都笑了起来。一个说:小兰,你小妮子做事可真是郭里口的音乐——不靠谱(当地俗语),也不看是两块什么材料,值得你瞎耽误功夫?
另一个女子道:梅姐,兰妹这叫老虎吃蚂蚱——碎拾掇,也怕是实在憋不住劲了,哈哈哈。两个女子一起大笑起来。
这个被称作小兰的女子红了下脸,啐了一口,道:别听她们瞎叫唤,咱们上楼去!三人进了楼门,见有一个中年女子坐在藤椅上愣神,小兰冲她点点头,她也点点头,就转脸望向楼外去了。
满淀跟了二人顺扶梯而上,到了三楼,向着行宫内有一个小小露台,站在台上凭栏远眺,果然把宫里面风景看个通透。小兰说道:这座小楼名叫燕子楼,是专为随皇帝来巡游的高官内眷们修造的,平时由我们几人收拾打扫,外人是绝不会放进来的。
杨小年看着风景感叹道:皇上住的地方就是不一样,行宫都这么好,那北京的皇宫不知要好到什么样呢!真是人比人死,货比货扔,咱活着有个什么劲呢!
小兰撇嘴道:却也不然,皇上也是吃饭、睡觉抱女人,百姓也是吃饭、睡觉抱女人,滋味还能差到哪里呢?说完就拧了杨小年一把。那杨小年也是十七、八岁的少年,跟着娘跑江湖,早看惯了瞎师父和娘的明暗勾当,此时被小兰一捏,身子早酥了半边,冲满淀说道:你先去楼下问问,这里中午有什么饭菜可卖的,给咱焖锅火饭炖个大鱼,我请大家一起吃一顿。
满淀昏头胀脑地下楼,找那中年妇人徐妈说了。徐妈道:大米是现成的白洋淀米,我让小梅、小菊去买条鱼来炖上,保管比饭馆手艺还棒!这边都安排好了,满淀才又上楼去,只见旁边卧房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有木床嘎吱和喘息轻唤之声,满淀也已成年,自然明白了八九分,只得悻悻下楼,坐在木凳上着急生气。等了一顿饭功夫,才见杨小年乐呵呵下楼来,看看满淀脸色,笑道:你快上去吧,小兰等你呢。满淀听了一跃而起,一个蹶子一个屁地跑上楼去了。
自此以后,两人成了这燕子楼的常客。只是晚上总有些官商富户来此过夜喝酒,满淀二人只能在傍中午时来,小兰她们才有空闲,正好让他俩请酒请饭。原来这小梅、小菊、小兰是行宫看守从四乡招来的穷苦女子,名义上是维护清扫、洗晒被褥,其实也做些风月生意,为留守行宫的官吏挣些外财。许多外地客商久慕这赵北口行宫之名,想游览又不能入内,只好登燕子楼观赏一番,身边还有娇娘相伴,自然舍得花银子享艳遇,几年下来,在津保航道一带这燕子楼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却说一个多月下来,杨小年身上卖簪子的钱早花了个干净,跟娘说谎要来的不算,还欠了燕子楼一大笔银子。楼里管事的徐妈冷脸讨了几回,杨小年就赖着脸说好话,说船上欠着他们的工钱马上就该结了。好在那个小兰倒存留些乡间义气,也帮着二人说好话总算搪塞过去了。
可到了这一天,两个人又晃晃当当转到了燕子楼里,徐妈叫住小梅在耳边嘀咕几句,小梅就登登登跑上楼去了。二人怯生生往楼上走,徐妈也没拦,只当没看见。等两个人进了小兰的房门,门一下子从后面关上了,小兰没在屋,却有两条壮汉从两侧插住二人肩膀。只见一个络腮胡子的汉子端坐在迎面椅子上,手里端着茶碗,两只鹰眼盯着两人看了一会儿,才说道:认识我黑脸郑三吗?
两人吓了一机灵,这黑脸郑三大名鼎鼎,是津保航线上青帮大哥,杀人越货的江湖客,码头上讨生活的无人不知。杨小年哆嗦着奉承道:郑三爷是直隶第一好汉,我兄弟仰慕很久了,今天能见到真神,那是我兄弟的造化!说着与满淀连连打躬作揖。
郑三冷着脸道:听说你二人吃白食,空手吃喝嫖欠下这里一大淀银子了。今天我给你们划三条道,你们自己选。一条是还银子走人,再不许登这燕子楼;第二条是没钱拿命扛,今晚大清河里多两个河漂子;这第三条就是拜师入伙,跟我郑三闯江湖。这燕子楼你们随便吃喝玩都记三哥的帐,可是三哥吩咐的事就得豁命招呼。你们选吧!
第二十四回 杨小年绝情别生母 朱满淀盗货发横财
却说黑脸郑三逼小年、满淀入伙,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两人对望一眼,只好相互点点头,然后一齐跪下道:我们愿意入伙跟随郑三哥!随后有人摆了香案、祖师像,两人磕头发誓,歃血为盟,算是正式入了青帮。
原来郑三在江湖上混了多年,最注意招揽毛头小子入伙,这些人血气方刚,又无妻小,正是重义气轻生死的年纪,不像那些三、四十岁的老油条,平时说话豪气干云,生死关头脚底抹油,这些新入帮的二楞子才肯誓死效力,决无二心。郑三知道这两人就在十方院码头住,与船上商人和岸上苦力都有熟脸,就专门安排他们去打探船上有哪些货物,装载数量,看准了就趁夜干上一票。
有时郑三安排他们跟老手上船偷盗,杨小年胆小,上了船手脚乱颤,根本搬不动东西,只好在小船上接应。那朱满淀却是在水上长大,手脚麻利力气足,整捆的绸缎、整包的大米扛上就走,连老手们都翘大姆指,每次做完活分赃朱满淀都能领大份,杨小年只能得小份。满淀照顾兄弟情义,下来都与他平分,小年只说声多谢,也就收了。
这么一来二去,两人有钱了,吃得满脸油光,穿上崭新衣裤,也不愿回草棚子住了,也不帮小年娘打场子收赏钱了。这小年娘和瞎师父觉得事情不对,见了二人就追问原由。二人也不交实底儿,只说替镇上店铺打工,东家挺关照,做新衣是为了店铺的体面。再问就开始搪塞打叉,不说正题了。
小年娘也是说书走江湖的,就知道这背后有鬼。找几个常来听书的镇上人细一打听,就有好事的妇人把前前后后都跟她讲了,说那燕子楼里都是迷人的狐狸精,那黑脸郑三又是杀人的强盗,你家儿子招惹上这些人早晚丢了小命。小年娘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听了这话如同兜头浇下一盆冰水,吓得手脚都凉了。
本来说书的就只学会几个熟段子,唱完了就要换地方。小年娘打定主意要带儿子去保定府的刘守庙码头开新场,与瞎师父商量定了,这天就把小年叫回来,流泪说道:我的儿啊,娘这辈子命苦,你爹早死,我们孤苦无依,靠这说书混口饭吃才不至于饿死。我与你这瞎大爷也是穷搭伙,只有你才是我身上的肉,将来的指望。你的事我都知道了,这也不怪你,只怪娘没本事,让你吃穿不济,受穷受累。今天娘只求你与我们登船西去,到保定府刘守庙重新开场,远离这是非之地,也保全咱娘俩的性命!说完泪如雨下,痛哭失声。
杨小年听娘说的恳切,也流下两行眼泪。沉吟半晌,他才说道:娘啊,儿已上了贼船,想下也难了。别说去保定府,就是躲到京城也逃不出那郑三的手掌心。再说我吃喝玩也上了瘾,没法再过当初那种穷日子。娘啊,你自管跟瞎大爷去混日子吧,我现在有吃有穿有女人,快活一天算一天,哪天下大狱关死也值了。儿再给娘嗑个头,算是谢您养育之恩,咱们从这就各走各路吧!说罢,杨小年整敛衣衫,向娘跪下嗑头,然后起身便走,背后传来娘亲嘶哑嚎哭之声。
杨小年送走娘亲之后,更是心无牵挂,与朱满淀挣了钱就去燕子楼嫖赌吃喝,花完了就躲在棚子里干熬,有时夜里两人也去船上偷点东西换钱,但也解不了大渴。单说这一天,郑三派人来单把满淀叫去燕子楼,关好门说道:南运河那边有宗大活儿,需要去几个利索手儿,你算一个,今夜就动身,不可让你那笨兄弟知道!
满淀答应了,回来就收拾行装,杨小年早穷蒙了,非要追问郑三有什么安排,满淀说:别问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行规矩。我干完事回来分给你银子还不行吗?
杨小年嚷道:我知道你干多大,分多少?等你出远门回来我都饿死了,我就跟着你去,走哪跟哪!
满淀也拿他没办法,夜里到约定的树林边上船,小年在后头远远跟着。到了林子里碰头,郑三见后面有人跟着,沉下脸责问满淀,满淀说:我这兄弟怎么也甩不脱,您就让他跟着去吧。
郑三道:你快上船吧,我去劝劝他。等满淀登上小船,只见郑三迎着杨小年走过去,刚打了照面,手就往前一送,有刀光一闪,小年闷哼一声就倒了下去,旁边两个汉子一下子把他拖进树林里面去了。满淀长叹一声,眼泪刷刷流了满脸,心里说声:兄弟,对不住!咱们今生缘尽了。
编辑:雄安文学编辑组
作 者 简 介:冬子李,原名李卫东,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十届文联委员,安新县作协名誉主席、高级政工师。曾在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杂文等1000余篇,多篇作品被选入苏教版初三教材、《中国散文精致读本》、《最美文》等20种书籍,已出版散文集《自己的风景》、《白洋淀美食笔记》,长篇小说《鱼王外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