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乡的那个湖,装满了儿时的乐趣。那清澈的淀水......那各式的鱼儿......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小时候,常与父兄到淀里去打鱼。
撑一艘木船,带上渔具、干粮就出发了。小船在木棹的起落中稳稳地行进于芦苇掩映的窄小水道中。如果没有经验,是很容易迷路的。一块块苇地把水面划分成了条条巷道,窄窄的,长长的,弯弯曲曲,四通八达,忽而左拐,忽而右行,眼看前面撞上苇地,无路可走了,到了近前却是条条曲径通幽处,像迷宫一般。
坐在船中时间不长,便不安分起来。偷偷地靠近船的一侧,用手指从船上掠过的细长嫩绿的苇叶,卷成一个扁扁的苇笛,吹出自认为悠扬的哨声拽下一片圆圆的带着露珠的荷叶顶在头上遮阳揪一把荷花回去向伙伴们炫耀很远时就伸出手等那个最大的莲蓬送上门来冒险的把身子探出船外,只为那几枚鲜绿的扎手的菱角把手伸出船舷探进水里,感受水冲击手指的清凉、惬意。这时的水算不得清澈,是绿色的,现在想来,不是不清而是被芦苇遮挡映成了绿色,也别有一番情趣。趴在船舷上看水里的蓝天是否离我更近些,想水中的飞鸟会不会湿了翅膀。
后来,船渐渐行入一片较开阔的地带。这里的水不太深,一眼能看到底,就像一个诺大的鱼缸,水里各种鱼儿都有:“小石猴”僵卧在石头旁边,被“小罗淀儿”没事找事地碰了一下,尾巴一摆,倏忽间不知了去向水草也美,像岸上的花草直立着,偶尔被虾儿弹跳着碰到了,生气地招摇几下,又恢复她的玉树临风水龟儿最活跃,游上游下忙忙碌碌的永不停歇。微风划过,水面泛起一层细小的波纹,层层荡开去,像一块会流动的玻璃。没有哪一个画家能描摹出如此的美!
我们要捉的是一种体型细长不大的、我们叫做“皇国鱼”(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的小鱼。他们就像梭子在水里穿行,这种鱼很好吃,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煎:首先把它的肚子掐破、挤出里面的内脏,洗净,然后用盐腌一段时间,再在锅里放很少的油——————那时生活困难,只能这样,不是现在为的是身体健康。把腌过的鱼放进去煎一下,到两面焦黄就算出锅了,裹在玉米饼里,味道非常鲜美!父亲和哥哥开始撒网,我也安静下来,默默地看着他们把网横一道竖一道放入水中,之后,屏住呼吸,看这小东西,往渔网上撞。它们很有趣,一个被网住了,在网上翻滚、扭动,时间不长,又会有同类游过来。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同伴是来救它,还是来看热闹的,往往几条鱼被圈到同一个地方。这时候,我就开始不安分起来:“收网、收网”。父亲瞪我一眼,依然抽他的烟,我清楚撒一网不容易,他是想网到更多的鱼。
于是,我就不再管它们。累了,躺在船舱里的木板上,望向天空,真正的蓝天白云,水鸟时不时掠过,欢快的叫声萦绕耳际。微风拂过面颊,撩起丝丝发缕恰似水草飘摇。芦苇亲密的呢喃、青蛙嘎嘎的大笑、野鸭扑扑的戏水,交汇成一首无与伦比的天籁之音!慢慢地慢慢地闭起眼享受这温馨的静谧,进入甜美的梦乡.....
【作者单位:南刘庄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