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类捕鱼 鱼类有个共同的活动习惯,就是遇到固定障碍总是沿着障碍溜边游走,寻找出路。鱼类还有个共同的生理缺陷,就是没有脖颈(元鱼除外),以致游走时拐不了硬弯。 据此,渔民或制造渔具,或布设迷局,诱使或迫使鱼类进入陷阱再行捕捞。这些渔具和迷局多是在鱼的出入口作文章,有的是外敞内收的八字缝隙,有的是外大内小的圆形孔洞,缝或孔都向内突出,总之是针对鱼类的活动习惯和生理缺陷,让其进得去出不来。这样的渔具和迷局有十几种。 昨天介绍了陷阱类捕鱼的前四种方法:小密封、吊篮、大篮、小篓,因图片漏发,今天补上: 小密封 吊篮 小篓 5大高篓 大高篓也由苇篾编织而成,高约二尺半左右,靠近底部安坐一个大点的虚门,后面绑缚一根三尺多长的竹竿或木棍,顶部有圆口,从中放入熟面食和干鱼片等诱饵。 夏秋季节一人一船,在河道沟濠两侧的园田苇地边沿作业,一面撑船一面选择周围多笮的亮白处,将大高篓插置尺余水深的地方,每隔二、三丈远插一个。 清晨倒篓子时,拔下第一个后,撑船奔第二个,船行间隙,随手将篓子倒置,把虾磕在洒篓内,饵料装回,拔下第二个篓子后,随即将第一个插在腾出的地方。这样一个倒一个,依次把所有的篓子溜一遭,河田好时,傍晚再溜一遭。 6提篓、罐头瓶、灯篓 提篓是用铁筋窝成直径一尺多的圆圈,里面缝一层网片,呈浅盘状,用苇杆和麻绳将其吊平,整体象是无砣的盘杆,网片中间系一片干鱼为诱饵。 夏秋季节,一人一船,选择笮少的深水区,每隔二、三丈远布下一个,可白天多次溜倒。因为是开放型渔具,困不住鱼虾,所能逮到的只是提倒捆渔具时正在里面进食的虾,所以费力不小,收获不大,如今已无人再用。 后来有人收集罐头瓶子,废物利用,在瓶口处安坐上大高篓用的虚门,用绳子拴上苇杆或塑料泡膜,曾实用过一阵子,但因空间憋小,又易破碎,不好再船上码放,不久也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灯篓。 灯篓是用粗铅丝窝成一对直径尺许的圆圈作网架,圈底的十字支撑中间有一根上端窝有倒钩并可横竖动转的立柱,网架上下间距六、七寸,周围上下都用网封住,中间开两三个洞,缝上外大内小的网口虚门,上圈网架系有绳套,吊挂在立柱的倒钩上,即可把灯篓撑起,里面放进熟面食或干鱼片等饵料,立柱顶端系上绳子和浮漂,一个个布于水底平坦少笮的地方。 傍晚布下,早晨倒起,白天也可连续作业。收拢时先将上圈绳套从挂钩上摘下,把两个铁圈和封网迭在一起,把中间的立柱放倒,以便在船上码放。所捕获的除青虾外,还有麦穗、石猴、山根等小鱼。 7地笼 地笼是最近十多年才在淀中兴起的渔具,是在每条几十米长的网筒上多处开洞,缝上外大内小的网口虚门,里面不放饵料,每隔几尺扎束一个圆形或方形的铁筋网架。 此种渔具实是针对鱼虾夜间好在边沿浅水区活动的习惯设置的迷局陷阱。春、夏、秋季,一人一船,把地笼或单个置于临近园田苇地的水下坡坎处,或多个连接一起置于淀泊边沿的浅水区。每天清晨倒一次,将鱼倒出后,地笼还置于原地。过些日子把地笼捆上岸晒干拍打,清理粘挂网上的藻类,尔后再下水布设。 捕捞对象有青虾下和小杂鱼,近几年淀中的小龙虾越来越多,下地笼也多有捕获。 8箔旋和大密封 多种鱼类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随着季节变化,每年至少在淀泊的深水区和浅水区往返两遍。 渔民们掌握了鱼的活动规律,在其游走途中,横扎一道窝茎苇箔阻挡,并在中间部位用箔围起一片布设迷局陷阱。即在这一部位的横箔处开出多个八字缝隙口子,小口朝着布局的一方一一也是鱼想去的方向。再用箔把围起的一片水域纵横分割成多个小方间,每间都为鱼设置两、三个八字缝口,其中有的只能进不能出,有的只能出不能进,整个设置叫箔旋,也叫迷魂阵。 鱼在迁移游走中遇到横箔障碍,按其习惯溜着箔边找岀路,游到八字缝口自然就钻进箔旋里,按照渔民的设计,鱼在箔旋中游进一间又一间,最终都汇聚在末端及两侧的小间子里。 然而,箔旋只能陷鱼于困境,捕捞还须借助其它渔具,渔民使用的专门与箔旋配套的捕捞渔具是大密封,其实也是陷阱。 大密封用竹篾条和麻绳编扎而成,高近两米,半直筒状,上面敞口下有底托,中间有八字型缝隙口,将此口与箔旋中鱼聚小间的、小口朝外的缝隙重合,用竹签别在一起,大密封就成了鱼群被捕前的最后一个小间子。 捕捞对象是鲤鱼、鲫鱼、鲢子、鲂鱼、黑鱼等。有的个体大的鱼钻不进密封,还要借助鱼叉、洄子等渔具捕捞。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查看) |
日前,雄安新区鸟类监测工作人员和鸟类学研究团队、志愿者以及河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消息称,在确保白洋淀保持Ⅲ类水质基础
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如同春天的竹子一样每一天都在拔节生长千年秀
国庆节前夕,我与文友淀边云及孙老师一起到安新县赵北口镇李庄子
虽然自小生活在白洋淀边,但我们的村庄在白洋淀西侧,离千里堤还